点击上方蓝字 → PPE → CTP
应该说,大众汽车要不是有那么对零部件要深究,对于电池的理解,距离CTP就不会仅一步之遥,毕竟是车规级的,比电芯企业还是更有fullpicture。从这么看,BYD和CATL在这个点卡位真的是很及时。而上述的演变,是电池包宽度方向上的,也就是横向的。
时势造企业。特斯拉是一个特例独行的公司,在电池包宽度方向上的进化,突然切换到了电池包纵向上的进化!Model3的大模组横空出世,算是让人脑洞大开的神来之笔!
IMAGESource:Agent
特斯拉一改ModelS的横向布置,利用长条状的大模组,极限挑战电池包在纵向上的可用空间,这个技术概念早在年就出来,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它对模组,CTP技术都有引导上的影响。这个纵向上的大模组方案,也正是宁徳时代给国产特斯拉Model3的方案,因此,宁德时代最早推出了当时给北汽的CTP包(其实是大模组方案)。
IMAGESource:Agent
这样,特斯拉Model3大模组的方案,与国内的CTP集成技术,产生的交集和融合,实质有共同之处,就派生出如下的一些大模组、CTP方案。
IMAGESource:Agent
事实上,可以预想电池包模组布置的终极包络形态,但CTP本身的划分和演变也会分为多个阶段,从四个模组到大模组,再到无模组,不会一步到位,直接演变成在专利中所看到的样子。
另外,这些技术都是产业上下游不断博弈和探索的结果,是整车标准化和个性化调和的产物,也是成本与安全性兼顾的有效举措。而汽车的方圆迭代的逻辑,对于动力电池的发展也是有极大的启示的。动力电池的迭代变化更多是基于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形成的产业应用。
这一轮PACK集成技术的迭代和进化,总体上来看,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还有些车企在以上三种技术的框架内,衍生出自己的平台,这一轮电池技术提升的主要是体积利用率,电池包的比能量,电池包层面的成本,百家争鸣,可谓精彩至极!
如果以油箱比作动力电池,可能不太恰当,但是作为动力的核心,汽车油箱也是经历了钢板-塑料-钢板塑料复合-钢板、塑料共存的局面,而直接影响因素是市场需求、加工工艺以及成本。
为了减轻汽车重量,也有建议干脆去掉钢铁,直接用聚氨脂塑料制成现代的油箱,但后来钢板油箱仍然回到了市场上,并且边缘光滑,没有棱角、热胀冷缩性能也非常好。
如果说上上一轮的电池技术进化主要是在电芯层面,材料的进化,电芯比能的提高,电芯成本的降低;上一轮PACK进化中(以电池包长、宽、高三个尺寸纬度的进化,滋生了当前的PACK技术平台),电芯演变的主要是尺寸和形状;那么本轮则主要是在高度的进化演变,并配合材料体系的极限突破。
尽管又回到原点,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孰新孰旧一目了然。所以现在的“电芯层面”和之前的“size变化”是完全不同的,更期待固态电池、锂硫、锂空气电池能够驱动新一轮动力电池的进步。
无钴、无极耳、无模组,现在无顶盖,高度集成,一体化。动力电池的一生的排列组合不少,而表现为规避专利和找到突破点进行迭代,其目的总归是为了走的更远而不是早早被束缚。但无论如何迭代,归来仍是少年,仍然要满足技术(成本)可行性和市场需求。
未来还有什么新概念?而哪个部分是可以进行无(即是有)?也挺有东方智慧,确实挺有意思。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