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蓄水池的话,那么汽车产业更是一台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的印钞机。年中国车市成绩斐然,再次屹立在世界之巅,越来越多的国际性车企进入华,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汽车产业格局,三千万的销量似乎离我们不远了。然而对于即将进入戊戌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格局来说,亦是暗流涌动,越来越多的车企和资本或高调或低调的宣布进入“汽车共享”“分时租赁”领域,这样的动作似乎预示着年中国车市成为共享汽车的新风口。
大共享时代下,“分时租赁”这个词语早已被“磨破了嘴皮子”,所有人都被分时租赁的万亿市场所诱惑。而被所有人“魂牵梦绕”的分时租赁市场到底有多大,却从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不过一则消息的出现,让分时租赁市场的大小终于被下了定论。
近日,在“绿色共享引领城市交通变革”主题峰会上,由同济大学和EVCARD共同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分时租赁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展望三个部分,剖析了行业的发展态势。据《报告》指出,分时租赁出行的用户需求在年约为万次/天,截止到年年底,分时租赁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超过60座城市,汽车总量突破到8万辆,注册用户群体达到万,分时租赁的发展势头已经初见端倪。预计年有望增长到万次/天,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目前与分时租赁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有主机厂、互联网企业、传统租赁企业、汽车经销商集团等,涉及行业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前期的耗资巨大,因此分时租赁企业对于车辆、充电桩、停车位等设施匹配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
新能源分时租赁现状分析:
一、现实环境
由于这几年对市场教育的结果,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优缺点的认知基本已经形成,那就是跑不远,尤其是冬天更甚;质量堪忧,相对于燃油车而言;充电不方便;品牌号召力不足,尤其是自主品牌没有形成如特斯拉那样的头部品牌认知;同时,持有成本较低;绿色环保;车辆操控简单等特点都是越来越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对于电动车的种种缺点,都不是短期可以轻松解决的。
不过,我们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特别棘手的问题,首先想的不是解决它,而是化解它于无形。
分时租赁也好,共享汽车也罢,归根到底短期内都属于汽车租赁业,汽车租赁业是资本密集、管理密集、服务密集型行业,它无非就是提供汽车出租服务,你可以短时租车,也可以长期租车,那么意味着未来汽车租赁行业除了两三家全国性质的公司之外,在中国,可能更多的还是区域性的公司品牌。其次,据全球顶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预测,到年,中国驾照持证人数将达到3.55亿,而汽车保有量将仅为1.95亿,对于这多出来的1.6亿持证人,增加汽车供应意味着城市道路资源、交通管理、雾霾、原油供应等都将付出更多的代价,共享汽车能够解决这部分出行需求吗?这很难说,不过这确是一种选择。
神州租车发布的《汽车租赁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80、90后年轻人成为了消费主力,女性租车比例持续扩大,旅游替代商务出行成为租车最大应用场景,如果加上笔者上面提到的区域性租车公司,先不说租赁公司运营和财务数据是怎样的,单单从需求端而言,汽车租赁市场的需求正在向年轻人化的、即时性的、短途化、工具化的快、轻消费市场方向靠拢,这对于分时租赁概念而言可能还是比较贴切的。如此一来,续航不长的新能源车缺点反而不明显了,年轻女性顾客对于操控性的要求却又突出了纯电动的优点。这一来二去,扬了新能源车的长,避了它之短,成功化解一大顽疾。
二、品牌
一百多年的汽车业发展到今天也不过就是绕着三大需求打转,坐车、开车和用车,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正代表了三大工业体,欧洲(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世界汽车品牌榜当中,中国自主品牌始终无法向上突破30万RMB的大关,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品牌力的突破口,没有摆脱“低端”的帽子,笔者并不是认为自主品牌一定要卖高价,只是认为在国人的认知当中,一分价钱一分货,低价低质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购买一个大件商品,有谁认为物美价廉能真实可信?
不过机会也许来了,笔者认为,搭载上5G和互联网化了的新能源车可能开创汽车行业第四大需求:智能出行,而目前的领导者正是中国,虽然特斯拉品牌号召力够大,但是一个品牌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价格区间,尤其是战局刚刚开始,机会千载难逢啊。
智能化为什么是新能源车而不是燃油车?这个问题可能许多专家都已经做过介绍,笔者要说的是,如果只是从四大需求的角度来考虑品牌的生命力的话,可见的未来新能源车不可能替代燃油车,它们会共存、共生、和谐共处。
然而对于分时租赁来说,新能源主机厂不过就是汽车租赁公司的上游供应商而已,年仅造车新势力就高达多家,如果一个品牌占据一个城市,全国多个城市,加上“改装新能源”品牌,也就是一城一品牌,这么说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这种竞争可想而知,车子的质量,尤其是最重要的动力电池回收,主机厂都必须提上日程考虑解决。这也从侧面变相提高了竞争门槛,分时租赁客观地促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品质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投向消费市场的品牌带来了美誉度。所以,分时租赁是新能源车企志在必得的阵地。
三、文化属性
汽车文化始终没有在中国生根发芽,更没有挖掘出自己的特色,如日本的“改装文化”,美国的“开车文化”,但这并不是本节的重点。
现代营销学总是孜孜不倦地教育企业,品类差异化造就了品牌分化,所以汽车从“坐车”分化出了“开车”,从“开车”分化出了“用车”,然后轿车分化出了跑车,分化出了越野车、SUV、MPV、大型车、小型车、中型车、前驱后驱四驱车,等等套路满满,最后新能源汽车都被他们分化出来了,也许中国人并不擅长于此。在中国文化当中,我们其实讲究一个“合”!我们擅长做整合,做融合。
如果单说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可能感受不到这种“合”的文化,当我们从智能出行工具的角度考虑,你会发现,它将5G通讯、互联网、智能操控系统、语音识别(包括AI),包括四个轮子,两排沙发等许多元素整合到了一起,在这个系统内去做文章,恐怕全世界无出其右者,中国能够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领先全世界绝不是偶然的,就是因为这个“合”更适合我们。
分时租赁本质上属于汽车租赁,但是它又结合了共享单车的特性,相比于传统的租车公司,分时租赁明显属于不同的赛道,整合了其他行业的资源之后又回头杀入了汽车租赁业,尤其是平台型的和区域性的分时租赁公司,不仅要面对全国性质的租车公司的挤压,又要小心在本地,品牌车企自营的分时租赁业务,“合”更多的资源为己所用方是生存之道。
综上所述,在现实情况下,分时租赁可解新能源汽车的燃眉之急,让它可扬长避短,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品牌建设上,分时租赁又可通过竞争间接地“帮助”新能源汽车提升品质,反过来,新能源车在增加租赁公司财务能力的同时,在未来对消费者体验也是可以期待的。在文化属性上,分时租赁和新能源车道路趋同,也是同病相怜。但是不管怎么说,笔者认为分时租赁和新能源汽车的结合是双方内在生存逻辑的一次耦合、一次大冒险,至于结局,笔者想起一句古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与君共勉。
合智思创提供新能源分时租赁设备
4G车载产品定制(PCBA)
4G+WIFI+GPS+北斗
车辆信息的采集(监听):
1电池(BMS)的采集(监听)
(1)实时监控BMS的状态、判断BMS系统是否失效
(2)实时监控电池电压/电流/绝缘电阻/温度/SOC等电池包参数
(3)实时监控充电桩、流动充电车的状态、位置及参数
(4)实时监控电池充放电状态
2整车状态,信息的采集(监听)
(1)实时采集整车信息、运行状态(车辆位置、行驶路线、速度等)
(2)自动读取新能源车辆剩余电量、巡航里程以及整车仪表盘信息
(3)信息参数异常报警处理,能有效预防新能源车起火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4)车辆故障,电池故障上报
(5)点火、熄火等关键事件消息通知上报。
对车辆远程控制:
1对电路实施控制
2远程开关车门,鸣笛,闪灯,方便找车(GPRS,蓝牙)
3车窗,后备箱,车灯的控制
4钥匙档位,行车档位,驻车制动的档位控制
设备附加功能:
1、多路串口输出
2、4G网络传输,自带WiFi功能
硬件外形接口:(1):指示灯(分为几个指示灯)
(2):SIM卡
(3):CAN总线
(4):OBD接口
(5):外扩线接口
(6):天线(ANT)
(7):调试的接口
支持多路串口输入,输出,多路Can数据输入,输出
支持协议定制(工信部新能源标准,交通部标准,天琴,谷米,私有协议等)
支持平台定制
合智思创分时租赁设备相较于传统的长租车模式,分时租赁平台上的分时租赁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资产的利用效率上。短租的单位价格肯定要比长租高,但是它的使用周期、频次高。用这样一个高频、单次低消费和低频、高次单消费相比,高频次业务,也就是分时租赁平台的用户粘性要更好。对于长租这种低频率业务来说,长时间下来它的市场成本、品牌知名度都是弱的,并且还要花费很大精力去维护客户。
在租车市场,分时租赁并不是第一个创新的模式,此前还有过P2P模式,为什么P2P领域没有巨头跑出来?
P2P租车是交易成本最低的模式,宏观来讲它会是一个长期的方向。但是在现阶段中国的租车市场还不成熟的条件下,短期来看,P2P租车迎来爆发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第一,用户习惯没有养成。P2P与B2C不同,它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还都需要中间方去解决,包括车况的确认、车出问题的出险、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罚单等等。同传统的租车行业相比,它的流程不够标准化。导致用户的接受程度不高,多数人对这个概念还不熟悉。
第二,P2P租车无法对车辆进行统一管理。虽然它有一定的便利性,但由于车的所有权还是用户,平台方能做的只是一个匹配的工作,在车的管理方面能做的事情不多。
相比之下,分时租赁模式更有优势吗?为什么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收割大量用户?
针对中国市场而言,短租更加贴合中国市场的需求。中国和美国不同,美国是公路市场,车是出行的必须品。但是中国更多的是一个大城市,周围环形状分布。用车的时间不会很长,多是短途出行。
其次,用户对于分时租赁的共享经济模式接受程度更高,反而是长租的市场大家的被教育程度不是太高。因为用户对租车不太熟悉,但是多数都是用过Uber滴滴这样的共享经济模式。
传统租车、P2P租车、分时租赁,这三种租车模式面向的市场是否重合?
这三个市场还是有些不同的。传统租车基本都是日租,面向的人群多以企业用户、商务人士为主,相对而言都有着较长的用车需求;而P2P租车平台其实就是起着一个资源配置的作用,这个市场比较模糊,没有一个明确的用户画像。分时租赁多以年轻人为主,相对来讲比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适合现在又一波没有能力买车但是又希望出行时有车的人。
事实上年轻用户对网约车的使用率也很高,分时租赁平台上的分时租赁其实也是一种共享经济的概念,和网约车相比,哪种模式未来的可能性更大?
分时租赁和Uber等网约车的共享经济概念类似,但是分时租赁平台中用户的主动性会更强,不存在司机流失率的问题,也不存在涨价不涨价的问题,只要看到车把它开走就行。另外分时租赁对于用户而言,出行的便利性更高,可以更加自主地规划出行路线和时间。譬如说你要去三个不同的地方,就不用叫三辆车,自己开一辆车就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