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道工序,32小时浴火,进窑时为泥,出窑时为瓷。
选择火与泥,选择古老,选择坚守,选择生活,选择传统匠人的精神。59岁刘灶焕,23岁张家晴,选择在清远石坎,坚守传统龙窑柴烧制瓷手艺。
泥为骨浴火生
石坎,位于清远的西北部。沿着蜿蜒的X公路驶进石坎,公路的两边开始陆续出现或圆或方的烟囱,烟囱底部连着的,是依山而建的龙窑。这些龙窑,大部分已经长满荒草,甚至倒塌,只剩小部分的烟囱,还升起袅袅的炊烟。
龙窑依山而筑,一般是半地穴式的建筑,依山坡挖出斜状的地槽,然后砌成长条形窑炉,外观看上去很像一条斜状的卧龙,故名“龙窑”。龙窑由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组成,有一定坡度。窑头有预热室,尾部连着烟囱,窑身两侧各有20个“龙眼”,用于观火和投柴。
7月29日,在清远石坎南星田墈村里,刘灶焕在原来的传统龙窑前用蓝皮盖顶扩建了新的奇华瓷厂。
在石坎南星田墈村里,刘灶焕的奇华瓷厂内,一条长25米的龙窑盘踞在靠山的厂房里。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泥坯从这条龙窑里浴火蜕变为瓷。窑室内的墙壁,由于长期自然落灰,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釉,像是上了一层深色的油漆。窑里的空气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柴灰味,似乎是这古老的龙窑正在诉说:这里仍保持着古老与坚持。
7月29日,刘灶焕不停穿梭在五个厂房之间,来来回回搬着准备装窑的半成品。
除了龙窑以外,刘灶焕的瓷厂还有四个厂房,分别用作完成舂泥、制不(dǔn)、制匣、做坯四个工序。龙窑的左边,是舂泥的工作坊。一排舂泥的半自动机器。制瓷最原始的泥料在这里混合,皮带带动着石舂,一起一落,不断将泥料舂打成粉末。
7月29日,一排舂泥的半自动机器,一起一落,不断将泥料舂打成粉末,刘灶焕将散落的泥铲回石坑中去。
每一个瓷器的诞生,都要经过选矿、烧矿、运石、碎石、筛洗、舂石、淘洗、过筛、制浆、制不、烧灰、配釉、制匣、镀匣、制模具、修模具、定型、化不、淘洗、稠化、陈腐、铲泥、筛泥、印坯、修坯、运坯、挑坯、晒坯、捺水、荡釉、取釉、修匣、装坯、满窑、挑柴、点火、把桩、烧窑、开窑、选瓷、挛窑40个工序。从“泥”蜕变为“瓷”,要经历32小时的浴火重生,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投柴的速度和方式、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都会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一个月只烧一窑,一窑大约可以烧制20万个绝缘体瓷器。”刘灶焕说。
“咚、咚、咚”石舂着敲打泥土的声音不断飘荡在厂房的上空,刘灶焕不停穿梭在五个厂房之间,守着一窑薪火。不觉间,就从一个青葱小伙,变成了年逾六十的花甲老人。
7月29日,刘灶焕在检查绝缘陶瓷半成品。
40年制瓷生涯
刘灶焕是土生土长的石坎人,从小跟着父亲、爷爷学做陶瓷。20岁左右,刘灶焕开始跟着父亲到村里生产队的瓷厂里打工。“以前没有机器,连舂泥都是纯手工。”工作又脏又累,全身都沾满了泥浆。
在刘灶焕的记忆里,石坎的龙窑最兴旺的是改革开放后,那时候石坎生产的瓷器从生活用品开始转型做绝缘体瓷品。“镇上家家户户都靠做瓷为生,只要肯干,靠这门手艺能养家。”刘灶焕说。
4月18日,张家晴在石坎龙窑制造生活瓷器。
经过十多年的窑火锤炼,刘灶焕的烧制瓷器技术已经炉火纯青。通过肉眼,他就能凭窑火的颜色判断出窑内的问题。温度至℃时,火色为红。温度升至℃,则为白。温度达℃,则为蓝,此时可开始控火保温。
年,刘灶焕在村里盘了一块地,开始注册自己的电瓷厂,带领了十几号人,设计并建造了龙窑和厂房,延续着龙窑的薪火。互感器、开关、合成绝缘子......常见的陶瓷绝缘瓷品,刘灶焕都能做出。鼎盛时期,刘灶焕的瓷厂订单不断,工人常常要连夜赶工。
90年代初,石坎的龙窑一度快速增长到多家,石坎的上空,龙窑的炊烟不断升起。但近六七年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坎的年轻人渐渐往大城市迁移,传统的龙窑制瓷行业开始没落。“现在还在烧火的龙窑,已经不到座了。”
7月29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坎的年轻人渐渐往大城市迁移,传统的龙窑制瓷行业开始没落。
守艺人接棒手艺人
刘灶焕育有4个儿女,但无一人愿意跟他留守在石坎的龙窑边。龙窑制瓷的手艺,从爷爷传到父亲,再从父亲传给自己,刘灶焕曾经感到惋惜:“不想就这么断了。”
但是,年轻一辈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刘灶焕没有理由捆绑。
让刘灶焕感到欣慰的是,镇上一名叫张英杰的年轻人愿意跟他学做陶瓷。年,刘灶焕正式收张英杰为徒,并传授他石坎龙窑柴烧技法、瓷泥和釉料的选取和配比等知识。
年,张英杰又收了一名徒弟,张家晴。
4月18日,张家晴给龙窰投柴,她把新做的大学毕业陶瓷作品放置其中烧制。
自幼出生在石坎制瓷家庭的张家晴对石坎龙窑柴烧有着深深的执念。“从小的玩具就是自己捏泥巴烧制而成的。”读中学的时候,张家晴已经知晓如何把泥土和成黏度适中的泥土,再塑性成自己的模样。
大学时,张家晴又跟学校的陶艺老师不断研究各个地区的陶瓷文化和制陶技术,经常回到石坎和师公刘灶焕研究探讨。徒孙二人,一个诉说着传统,一个分享着现代,不断碰撞出设计灵感。这些灵感,则表现在张家晴的瓷器作品中。
7月29日,一名陶瓷工人带着孙子在工作。张家晴说,这样的场景像极她小时候。
张家晴没有跟随刘灶焕研究制作绝缘电瓷,而是回归到石坎龙窑最初制造生活瓷器的时代。她融合了石坎龙窑传统的制瓷技术和现代审美,烧制了一批自己的瓷器作品,有茶器、花器、香器和食器等等。这些瓷器,没有经过上釉的工序,出窑时,由于柴烧的自然落灰,每一个瓷器却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釉彩。
柴烧有别于煤烧、气烧、电烧,柴烧的自然落灰可以使作品产生一些不可控的艺术效果。但这种技艺和很多手艺一样,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59岁的刘灶焕和23岁的张家晴,他们看着石坎龙窑的烟囱,一个接一个地熄火,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可惜。
7月29日,图为荒废的龙窑。在90年代初,石坎的龙窑一度快速增长到多家,现在只剩几十家。
“老祖宗打拼几百年留下来最精华的,就是石坎的龙窑柴烧文化,希望能继续传承下去。”刘灶焕坐在龙窑的一角,缓缓地说。
“对龙窑的喜爱,使我有一种很深的情怀,要去守护和传承这种文化。”张家晴说话时眼神坚定。
来源:清远日报
编辑:刘晓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