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导电膏已被广泛使用,近期的一起隔离开关发热的问题,引起了我对它的思考。

先说一下它本身的性能,在前面某篇当中曾提到过∶电气连接导体接触面和触头接触面,不管加工如何光洁,从细微结构来看,都是凹凸不平的,就像在接触表面会形成很多个“小坑”,其有效接触面只占整个接触面的一部分。导体在空气中还会生成一层氧化膜,使有效接触面积更小。在这样的导体接触面,接触电阻就会过大,进而引起导体接触面发热,引发事故。

导电膏中掺杂的导体微粒正好可以填平接触面的“小坑”,使接触面增大,再加上导电膏本身具有抗氧化成分,使接触面不易氧化和破坏原有的氧化层。这样,导体接触面的导电性能就会大大提升。这也是导电膏目前普遍被采用的根本原因。

导电膏本身并不导电,这点可通过试验证实。既然本身不导电,把它涂在两金属接触表面,又怎么会大大提升导电性能哪?原因是在接触面上的导电性是借助的"隧道效应"。

所谓"隧道效应",是指在两层金属导体之间夹一薄绝缘层,就构成一个电子的隧道结,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通过隧道结,即穿过绝缘层,这便是隧道效应。只晓得有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如何用试验推演的,也不清楚。这个隧道结不能很厚,这应该就是导电膏不能涂得太厚的原因。

再说一下导电膏的具体用法∶先用砂纸将接触面磨平,除去表面氧化膜,再用干净的棉纱蘸酒精将接触面擦拭干净,等表面干燥以后,先预涂0.05~0.1mm厚的导电膏,将导电膏均匀抹平,刚能覆盖接触面为宜,并用铜丝刷轻轻擦拭,然后除去膜层,擦拭表面,重新涂敷0.2mm厚的导电膏,最后将接触面叠合,用螺栓紧固。

可以这么说,导电膏并不是涂得越厚越好,越厚的话,反而影响导电性能。

可以在导线与端子间使用,也可以在端子与端子间使用,大电流母排接触面更应该使用,可以是铜铜导体间,也可以在铜铝导体间使用,可以代替搪锡,镀银等工艺,代替铜铝过渡接头,具有防腐蚀、抗氧化、节电等功效。

为什么有此一文哪,开头处已做出解释,希望本文能带去帮助,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