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膏能治好白颠疯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53856.html

1、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山东管网南干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

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2)《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年版)GB-

5)《油气管道线路标识设置技术规范》SY/T-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

8)《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管道穿跨越工程》SY-

9)《山东省涉路工程技术规范》DB37/T-

3、工程概况

3.1工程描述

山东管网南干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起点为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的青宁线岚山分输清管站,终点为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的黄河穿越山东侧(含黄河穿越),管道全长km。其中,岚山分输清管站—汤头清管站段线路长度为86km,管径DN,设计压力10MPa;汤头清管站—济宁站段线路长度为km,管径DN0,设计压力10MPa;济宁站—黄河穿越段长度为km,管径DN,设计压力10MPa。沿线共新建8座站场及22座阀室,扩建1座站场。

沿途分别经过日照市(岚山区)、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莒南县、河东区、兰山区、费县、蒙山管委会、平邑县)、济宁市(泗水县、曲阜市、兖州区、任城区、汶上县、嘉祥县)、菏泽市(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等4个地级市17个县区。

3.2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属剥蚀残丘地貌单元,地形较平坦开阔,穿越段为尧王线公路。高速公路两侧多为灌木、果树、玉米地;穿越段入土点上方有10KV西候线电网线,杆高12.6m高压线高11.6米,拟建场地交通条件较好。

3.3气象条件

济宁市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风,受热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多晴寒天气;春秋两季为大气环流调整时期,春季易旱多风,回暖较快;秋季凉爽,但时有阴雨。

4施工工艺及平面布置

4.1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4.2施工平面布置及断面参数:

5施工方法

5.1方法简介

顶管穿越施工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高压液压站、发电机、工具管、风镐、顶铁、轻轨发送设备及运土设备等。

根据施工图,首先在公路两侧放出管道中心线,确定出入土点位置并开挖操作坑和接收坑。将设备安装就位,吊装套管、安装顶环,利用液压千斤顶顶推套管,每顶进一定行程,退回顶缸,操作人员进入套管内挖土外运,然后加入顶铁或套管继续顶进,循环作业,直至套管顶至对面接收坑;拆除设备,清理套管内余土,进行主管穿越。

5.2机型选择

顶力P=fγD1[2H+(2H+D1)tg2(45°-Φ/2)+ω/γD1]L+PF

式中P—计算的总顶力

γ—管道所处土层的重力密度(kN/m3)D1—管道的外径(m)

H—管道顶部以上覆盖土层的厚度(m)

Φ—管道所处土层的内摩擦角(°)

ω—管道单位长度的自重(kN/m)

L—管道的计算顶进长度(m)

f—顶进时,管道表面与其周围土层之间的摩擦系数,根据实际取0.5

PF—顶进时,工具管的迎面阻力(kN)PF=πDavtR

Dav—工具管刃角或挤压喇叭口的平均直径(m)

T—工具管刃角厚度或挤压喇叭口的平均宽度(m)

R—手工掘进顶管法的工具管迎面阻力,取kN/m3

P=0.5×20.5×1.44×[2×9.9+(2×9.9+1.44)tg2(45°-40°/2)+11.76/20.5×1.44]×+3.14×1.44×0.12×≈T

根据以上计算,采用2台T电动液压千斤顶进行施工。

5.3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措施

5.3.1施工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进行技术交底。

穿越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准确定位,与该路主管部门联系,了解穿越地段地下障碍物情况,按照路政部门的要求办理穿越施工手续,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按要求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应向路政等有关部门了解清楚穿越地段内地下是否有通讯线路、管道等设施,对于此类设施应请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现场指定位置,人工开挖,使之暴露,保护方案应得到主管部门认可。

顶管设备、配套设备及各种机具材料准备齐全。

现场确定超占地使用范围,并与当地政府联系获得土地使用许可。

5.3.2测量放线

根据交桩记录、测量成果表、施工图复测设计桩的位置和高程,放出穿越中心轴线,并确定穿越中心桩,施工作业带边线桩,撒上白灰线。

放出管道中心线、施工作业带边线、操作坑及接收坑开挖边线和超占地边界线,撒上白灰。

将设计桩平移至施工作业带边线内1m的位置,并予以保护。

保护好公路两侧中心线上的标志木桩,以便按该桩测量、审核操作坑开挖深度和穿越准确度。

5.3.3场地平整及施工便道修筑

清除施工作业带内影响施工机具通行或施工作业的石块、杂草、树木、构筑物等,沟、坎应予平整,有积水的地势低洼地段应排水填平。

根据现场情况,修筑从公路到施工作业带的便道,连接处应平缓,减少对公路路肩基础的损坏。

5.3.4作业坑开挖、后背墙的制作及排水措施

作业坑开挖

在公路两侧分别开挖操作坑和接收坑,其中操作坑置于地势较低的一侧。操作坑和接受坑均长6m,宽6m,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大或缩小尺寸。

1)工作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为确保施工安全,对工作坑采取满堂支护。

2)工作坑开挖成型后,由人工进行刷坡,待边坡平整后,采用钢管支撑对基坑四周进行支护。保证能正常吊装混凝土管,而混凝土管不能碰上支撑,防止对支撑破坏。

3)雨季施工时,对工作坑四周采用砖砌筑50cm高的挡水墙,并在挡水墙外侧挖一排水沟,将雨水排出施工场地外。

4)工作坑四周做好防护,安装防护栏、防护网,高1米,并在围挡外侧挂上警示灯、警示牌。工人上下走爬梯,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进入基坑内,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2后背墙制作

作业坑背部处理成垂直状,并根据土质情况修筑后背墙,后背墙应深入作业坑低以下mm以下,采取相应的支撑措施,用枕木排靠紧后背坑壁,枕木排与千斤顶之间用钢板作承力板,钢板面积不小于1.5m×1.5m。作业坑侧壁坡比依地质状况而定,坑底抄平夯实,平整度不超过50mm,坑底基面铺垫枕木,沿穿越轴线做成图纸要求的穿越坡度。

在挖发送坑时,后背墙的原土层不得破坏,后背墙具体要求如下:

(1)要考虑充分的强度,在顶进中能承受液压千斤顶的最大反作用力而不破坏。

(2)要有足够的刚度,当受到千斤顶的反作用力时,应使压缩变形小,当反作用力取消时,应能基本恢复原位,以充分发挥千斤顶的有效冲程。

(3)后背墙表面要平直,并且垂直于顶进管道的轴线,以充分避免产生偏心受压。根据土质情况,必要时后背墙要采取相应的支撑措施,例如加道木,加止推平台,选材要均匀坚固,以承受较大的后坐力,避免造成后背墙受力不均,发生倾斜现象。

(4)后背墙应与后背土体壁面贴紧,有孔隙时应采用砂石料填塞密实。

(5)后背墙墙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其施工允许偏差如下:后背墙垂直度0.1%H(H为后背墙高度),水平扭转度0.1%L(L为后背墙长度)。

(6)如发现放送坑壁的土质松软时,应采用型钢桩加钢板进行支护,防止塌方。

发送操作坑地基处理:

(1)发送操作坑底要精细找平。

(2)找平后铺垫碎石,碎石上铺垫黄砂,并夯实。

3、排水措施

考虑到本工程为少量上层滞水,土层工程性能较好,仅需在两侧工作井内采用水泵抽取的明排水措施。同时做好洞口止水处理,减少地下水的渗入,尽量避免雨天施工作业。

顶管设备安装

A、导轨应选用钢质材料制作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为:

1、轴线位置:3mm2、顶面高程:0~+3mm3、两轨内距:±2mm

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并应经常检查校核

B、顶管穿越施工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工具管、顶铁等。

千斤顶:千斤顶是顶管的动力来源,一般用两个千斤顶和轨道组合而成,以确保轨道轴线和千斤顶轴线平行。

工具管:工具管置于首节套管端部,由外筒节、环梁和肋板三部分组成,外筒节套于套管外部,端部呈20°-30°,宽度mm-mm。工具管的主要功能是切土,减小顶进阻力,防止塌方。

顶铁:顶铁包括环形顶铁和U型顶铁两种。环形顶铁安放在套管端面处,其内、外径尺寸要与管端面尺寸相适应,厚度mm-mm。其作用是使U型顶铁传来的顶力较均匀地分布到被顶管端面上,以免管端面顶坏。U型顶铁是在顶管过程中调节间距的垫铁。

安装导向支架、就位顶管机和套管:

(1)操作坑处理完毕后,在发送坑后壁平卧和立放两层枕木,并用吊车安装后靠背挡板,挡板规格为2m×2m,δ=20mm厚钢板,然后在黄沙垫层上等距离(约mm)放置标准枕木,并根据现场地基处理情况,可选择在枕木上铺一层4m×4m,δ=20mm厚钢板,保证施工精度。钢板上安装2台自制的升降式滚动导向支架,用角钢∠×10加固焊接在底面钢板上,或者用标准枕木铺垫,固定液压顶管机部件,测量校正导轨面,用水准仪测量校正液压千斤顶和穿路位置,保证套管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相吻合,保证顶进对中度的偏差不大于2mm,保证施工精度,并应经常检查校验。

(2)千斤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千斤顶宜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的垂直线上;

②当千斤顶多于一台时,宜取偶数,且其规格宜相同;当规格不同时,其行程应同步,并应将同规格的千斤顶对称布置;

③千斤顶的油路应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进油、退油的控制系统。

(3)用RTK校正液压顶管机和穿路套管位置,保证套管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相吻合。要求第一根套管顶进中心线偏差不应超过套管长度的3%,套管顶进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套管长度的5%。

(4)套管安装下坑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后在吊车的配合下,按示意图就位顶管机和钢筋混凝土套管。

安装提升架

(1)竖井架子在吊装前,一律刷橘黄色漆。剪刀撑采用∟×的角钢。

(2)主梁、吊梁设置成门形,型梁为32#工字钢,立柱用25#工字钢,所有钢梁接口处,采用加固板进行焊接。

(

3)电葫芦修理平台宽度为1.5m,×方木满铺,用铅丝绑牢,不得出现探头板。设置护栏,并挂设安全护网。

(4)电葫芦操作平台,采用∟×角钢,平面尺寸1m×1.2m,栏杆高度1.4m,水平护栏设3道。

(5)竖井护栏焊接牢固,高度1.2m,水平护栏2道,刷红白漆,两种颜色间距50cm,并设绿色护网。护网底部固定牢固。

(6)竖井内的临时爬梯采用花纹钢板搭建,宽度60cm。临时爬梯在竖井2m范围内用直爬梯,2m以下使用斜爬梯。爬梯拆除前,在竖井内焊接带护拦的临时安全梯,刷红白安全漆,在从上至下将竖井临时爬梯拆除。

(7)按照《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要求安装龙门架、电葫芦及限位器。电葫芦有出厂合格证、钢丝绳受力经过计算并在公司安全、技术部室和监理单位联合验收通过并经满载试运行后开始土方施工。

(8)钢丝绳、电葫芦的选择计算

a.选择钢丝绳直径:钢丝绳在A点受最大静拉力:Qmax=Q+Qz+PHc

式中Q—容器的实际载重量:kg;

Qz—容器自重(取Kg)

P—钢丝绳每米重量(按34.5绳取0.kg/m);

Hc—钢丝绳最大悬垂长度(取10.6m);

Hc=Hj+Hs=10+0.6+4.5=15.1m,Hj—取4.5m。

提升钢丝绳验算:Qmax=++0.42×15.1=6Kg≈2.0t

查钢丝绳技术参数表,得34.5绳的最大提升重量为10.4t。

安全系数m=10.4/2=5.2,故所选钢丝绳符合要求。

b.

选择电葫芦: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总提升重量为2.0t,选择10t电葫芦。预留5倍安全系数。

c.龙门架受力校核

①主梁受力校核:(假设电葫芦悬挂重物行走至跨中,主梁受重物重量和主梁重量的叠加的集中荷载,此外还受主梁自重的均布荷载,顶蓬荷载由边梁承担)。

主梁I32a自重为52.Kg/m;悬挂出土料斗后的重量为0Kg;

P=0Kg=19.6KNQ=52.Kg/m=0.52KN.m

Ra=Rb=(P+Q)/2=(19.6+0.52×7.8)/2=11.83KN

M0=Ra×(L/2)-(Q×L2)/8=11.83×(7.8÷2)-(0.52×7.8×7.8)/8=42.2KN.m

验算联系梁刚度:

I32a工字钢梁:[δ]=MPa、Wy=mm3=.5cm3

σmax=Mmax/Wz=42.2×/(.5×10-6)=60.9MPa

σmax[σ]=MPa所以联系梁验算合格。

②边梁校核:(当电葫芦悬吊重物行走至边梁附近时,梁中受重物重量和主梁重量的叠加的集中荷载,此种荷载组合下边梁受力最大。此外还受边梁自重和顶蓬自重的均布荷载)。

主(边)梁I32a自重为52.Kg/m;悬挂出土料斗后的重量为0Kg;

P=52.+0=.7Kg=20.12KN

Q=52.Kg/m+30Kg/m=82.7Kg/m=0.81KN.m

Ra=Rb=(P+Q)/2=(20.12+0.81×5.8)/2=12.4KN

M0=Ra×(L/2)-(Q×L2)/8=12.4×(5.8÷2)-(0.81×5.8×5.8)/8=33KN.m

6顶管作业

在进行顶管作业前,应检查顶管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对于存在问题应及时排除,之后才开始顶管作业。

(1)启动液压千斤顶开始穿越,开始时速度要缓慢,第一节混凝土套管的对中度必须控制好。顶管机的每个顶进行程完成后,退回原位,由人工排净管内淤土,更换纵向顶铁,然后继续顶进,直到行程达到第一节混凝土套管的长度时,吊装下一节混凝土套管,准备顶进。

(2)纵向顶铁用××16重型工字钢制作,根据混凝土套管长度和液压顶管机顶进行程为mm需制作mm、mm、1mm、0mm、2mm、0mm、短节各一个,短节断面形状为II型。

(3)为防止与千斤顶接触端套管受力不均被破坏,需在千斤顶和套管间放置一块盲板顶环,盲板顶环采用30mm钢板制作,结构如图示:

(4)为防止穿越长度过长,套管顶进过程中因前端受力不均,使两根套管连接处发生错位,根据现场情况在两套管连接处放置环形限位圈,限位圈采用8mm×mm的带钢制作。

(5)顶进过程中需随时观测套管进土的对中度,一旦发现有偏移趋势,要立即停止顶进,采用螺旋式千斤顶人工校正。

(6)顶进操作时要注意液压机油压变化,发现不正常时立即停止顶进,并检查原因。千斤顶活塞伸长度应在规定范围内,以免损坏千斤顶结构。

(7)在整个顶进操作中应坚持连续作业,若顶进时间间隔过长,土拱容易下塌,使顶力增大。

(8)如此反复,使混凝土套管抵达接收坑,即完成顶进过程。

挖土和运土:

挖土:顶管方向和高程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挖土操作,工作面上挖土不但影响顶进效率,更影响质量控制,这就要求必须对挖土进行严格控制。

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结合工程实际,考虑到管道埋设土层较硬,在小掏空范围内不存在塌方问题,因此取消工具管切土,而采用人工风镐破土,再直接将混凝土管顶进的施工方法。

顶管方向和高程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挖土操作,工作面上挖土不但影响顶进效率,更影响质量控制,挖土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底土基弧度在°~°范围内一定要保持管壁与原土层表面吻合,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

根据土质情况,工作面向前挖至0.2m-0.3m时,顶进一次,挖出的土要及时外运。

开挖后要及时顶进,及时测量,可使顶力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在混凝土管每掘进2m打水平仪进行监测,适时进行调整。

运土:运土采用双轮小推车,先将土从套管内用小推车运至操作坑,然后用桁吊从操作坑提升至地面外运。

7触变泥浆减阻措施

1)压浆孔布置

顶进施工中,减阻泥浆的运用是减小顶进阻力的主要措施。管道顶进时前3至4节放置有注浆孔的管子,不断注浆,使浆套在管子外面保持得比较完整后,再每间隔3节管子放置一节有注浆孔管子用以补浆。向管道外壁压入一定量的减阻泥浆,在管道外围形成一个泥浆环套,减小管节外壁和土层间的磨擦力,从而减小顶进时的顶力。泥浆套形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减阻的效果。

为了做好压浆工作,砼管节上布置有四只压浆孔,四只压浆孔成90°环向分布。压浆总管用2″白铁管,除顶管机及随后的三节砼管节外,压浆总管上每隔6m装一只三通,再用压浆软管接至压浆孔处。顶进时,要及时有效地跟踪压浆,确保能形成完整有效的泥浆环套。压浆的次数及压浆量根据施工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2)泥浆配制

减阻泥浆的性能要稳定,施工期间要求泥浆不失水、不沉淀、不固结,既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又要有一定的稠度。触变泥浆的主要成分是膨润土,掺入碱(碳酸钠)和水配制而成。顶进施工前要做泥浆配合比实验,找出适合于施工的最佳泥浆配合比。

3)触变泥浆的配合比参考下表:

注:膨润土的胶质价测定方法如下:

将蒸馏水注入直径20mm,容量ml的量筒里,至60~70ml刻度处;

称膨润土试料15g,放入筒中,再加水至95ml刻度,盖上塞子,摇晃5mim,使膨润土与水混合均匀;

静置24h使之沉淀,沉淀物的界面刻度即为膨润土的胶质价。

4)为了在顶进完毕后使触变泥浆固结增强,可掺入凝固剂(工业六糖)和塑化剂(松香酸钠)。以上掺入剂的配比参考下表:

触变泥浆掺入剂配比(重量比,以膨润土为)

注:石灰膏中的含水量为%,实际石灰占膨润土的比重为20%。

减阻泥浆的拌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催化剂、化学添加剂等要搅拌均匀,使之均匀地化开,膨润土加入后要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水化。泥浆拌好后,应放置一定的时间才能使用。压浆是通过储浆池处的压浆泵将泥浆压至管道内的压浆总管,然后经由压浆孔压至管壁外。施工中,在压浆泵处装有压力表,便于观察,控制和调整压浆的压力。

5)压浆方法

顶进施工时主要是实行同步压浆,通过砼管上的四个压浆孔压注触变泥浆、压浆压力应以浆液能压出管壁外而压力最小为宜。压力太大,则管壁外土体要受到扰动,造成局部坍塌,反而不利于减阻,也影响了轴线控制;压力太小,则浆液无法压出管壁外,不能形成浆套。顶进时可以通过观察总的压浆量与顶进距离的关系来估算压浆压力是否恰当。

随着顶进距离的延伸,应定期进行补压浆,补压浆通过管道内每6m布置的压浆孔进行,补压浆可能在每节管节顶进的间隙进行,必要时在顶进过程中也可穿插进行。

顶进施工中,减阻泥浆的用量主要取决于管道周围空隙的大小及周围土层的特性,由于泥浆的流失及地下水等的作用,泥浆的实际用量要比理论用量大很多,一般要达理论值的4-5倍,但在施工中还要根据土质情况,顶进状况,地面沉降的要求等做适当的调整。

6)注意事项

(1)触变泥浆送与顶进同时进行,泥浆配合比要做试验,按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土质进行适当的调整,保持泥浆的稳定性,由于顶管距离较长,工期亦相对较长,部分泥浆可能失水,应采取补浆措施,保持泥浆减阻的良好效果,同时要控制压浆量和压力。

(2)每个注浆孔宜安装阀门,注浆遇有机械故障,管路堵塞,接头渗漏等情况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3)拆除注浆管路后,应浆管道上的注浆孔封闭严密,对全部注浆设备清洗干净。

8沉降观测方案

在顶管施工影响范围内的路面进行沉降观测,在路面直接埋设观测点用水准仪测定其标高。在穿越点公路两侧共设置11个观测点,分别设置在公路两侧路面边缘、中央分隔带(各3个)、公路两侧边沟处(各1个)。基准点设置在距离管线中心50m附近的稳定地段,采用小木桩及红漆喷涂标记,如下图所示。

仪器:苏一光DSZ2+FS1型精密水准仪;精度:±0.7mm/km。

(1)本工程沉降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施工开始之前,埋设沉降观测点并记录初读数;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根据顶进情况进行观测。

(2)顶进过程中不间断进行观测,一般每1小时进行一次观测地表沉降量,将数据及时反馈施工人,以便根据沉降量,调整顶参数。

(3)顶进的前10m作为试验段,采集尽可能详尽的数据,掌握在当地土层中顶进的适宜的顶进参数,同时控制好轴线,为以后顶进创造一个良好的导向。

(4)顶管施工时,当沉降量达到20mm时,必须通过注浆孔不断进行定点补压浆,支护土体,补充失水的泥浆,直至顶进结束,补压浆的地点和压浆量均应根据沉降观测数据来确定。

(5)顶进结束后,立即用水泥浆置换膨润土泥浆以固结土体,减少地表的最终沉降量。水泥浆仍由管道内的压浆孔压注。

9设备吊拆:

套管顶至接收坑后,穿越完毕,吊拆设备,清除管内余土,经测量合格后进行主管穿越。

套管接口内封堵采用专用橡胶圈,缝隙用沥青麻丝磨平,橡胶圈必须逐个检查,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大飞边等缺陷。顶管结束后,管节接口处用水泥砂浆将缝隙抹平

利用吊车在人工配合下,拆除导向支架、枕木等设施并运走顶管机。

因考虑到顶进套管施工完成后穿越工作管有一定的施工周期,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于砼套管两端可采用编织袋装土码砌封都好两侧敞口端,并做好安全警示标识。

10穿越管预制

在穿越套管之前,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主管,进行布管,然后用内对口器进行组装,组装应在穿越一侧进行,主管道长度应大于套管长度4m以上,且应是整根管。

管道焊接采用半自动焊,对于返修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要求执行《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6。所有环形焊缝组焊完毕后均须进行%X射线探伤,按GB-6《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执行。

探伤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补口、补伤,补口采用聚乙烯三层结构热收缩带。防腐补口、补伤分别执行GB-6《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防腐补口前,应对钢管表面进行喷砂除锈处理,除锈质量应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中规定的Sa2.5级要求。

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单出图穿越组焊完的管道进行单独试压。管道试压前必须进行清管,确保将管道内的污物清除干净.清管过程中,开口端不再排出杂物为清管合格,停止清管。套管穿越段管道试压采用洁净水作为试压介质,先进行强度试压强度试验压力为9.45MPa,持续稳压时间为4h,无泄漏为合格。合格后降到严密性试验压力6.3MPa,持续稳压时间24h,合格标准为压降不大于0.1MPa,水压试验合格后应清扫、排净管内积水后方可密封,以免穿越就位后管道低点积水,增加管道干燥时的难度,影响干燥效果。连接管道试压及本设计段管道干燥随所在线路段一起进行。试压结束后,将管内水排净,并在管段两端进行防水密封。

11主管的穿越、硅管套管、绝缘支撑的安装及套管封堵

主管穿越前先进行φ无缝钢管(硅管套管)在水泥套管内的安装,用膨胀螺栓将其固定在套管内顺气流右侧上方位置。

根据穿越预制管长度进行发送沟的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开挖,发送沟应与套管中心重合。

按设计图纸要求在穿越管段上安装绝缘支撑,按双支撑安装,每组之间间隔为1mm,第一组和最后一组距离套管出口距离≥mm,绝缘支撑和管材防腐层之间用8mm厚的绝缘橡胶板垫起,防止在安装绝缘支撑过程中挤伤防腐层。将已试压合格的管段用挖掘机吊入沟内,缓慢地穿入套管中,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绝缘支撑刮蹭套管壁导致绝缘支撑位置的变化。

工作管穿越完毕,应用V的兆欧表检测穿越管段与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其阻值应大于2MΩ,合格后进行套管两端封堵。

套管两端封堵方法为:按照套管与主管的实际偏心环形空间形状制作20mm厚木质挡板,安置在最外端HDPE支撑块处,外面空间用mm厚砖砌封堵,最后用mm沥青麻丝封堵,并按要求设置通气管。

穿越完成后,按数字化管道管理办法及时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完整性。

本地区地下水位高,为防止过度降低地下水位造成公路路基下沉,同时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在顶进操作坑和接收坑分别预设积水坑,采用明排水的方式用污水泵将积水及时排除坑外。在施工过程中,排水要连续进行。积水坑的设置如图7中所示。

砼管封堵、地貌恢复

1)主管穿越定位后,可作临时封堵,待连头工序进行完毕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正式封堵。

2)经甲方或监理进行隐蔽工序验收后,进行分层夯填,并做地貌恢复。

3)顶管完成后,在公路两侧各设一个穿越标志桩。

4)地貌恢复完毕后,报请有关部门验收。

5)在穿越主管工程完毕后,应进行工作坑回填,回填土应夯实,恢复两侧原有地貌。将穿越施工中留下的废钢铁、防腐材料、污水、油迹及其它废弃物等全部清除。

附属工程

在回填的过程中,按照设计的要求,排气管应固定到套管上,每处排气管的长度为10m,在排气管四周围上保护网,保护网由镀锌钢丝蒺藜围成,详见《顶砼套管穿越公路、铁路典型图》(DWG-PL01-06)。同时完成其他附属工程的安装。

7质量控制

7.1顶管的质量要求

横向贯通偏差:允许偏差不宜大于套管长度的1%。

高程贯通偏差:顶进长度大于42m的套管,允许偏差不宜大于mm。

地面隆起最大极限:允许偏差﹢20mm。

地面沉降最大极限:允许偏差﹣20mm。

第一根套管顶进中心线偏差不应超过管长的3%,初始顶进中,每顶进mm应检查一次,正常顶进后,每顶进1m至少应检查一次,顶进位移纠偏时,每次纠偏角度不能过大,可根据管径、顶进长度和土质情况确定,一般在5′-20′之间为宜。

7.2顶管质量的检测

管节在顶进时,必须对顶进管段中线的方位及高程严格控制,以保证顶管的质量。顶管时的中线容易产生方位和高程上的偏差。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两侧千斤顶的顶力不对称,或后背墙发生倾斜,造成中线左右偏离。由于顶力作用点和管中线不一致,造成中线左右偏差。在前方挖土时,管底超挖而使高程起伏的不均现象。顶管的端面或后背上下部位的土壤承载力相差较大。导轨安装有较大误差。顶铁制造质量差,受力后变形。

根据设计要求,工作坑的方位、高程、标定管道中心线、设定临时水准点等,都要进行精心测量,开始顶进的首节测量非常重要,首节管顶进好坏、方位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顶进的质量。

对每节管吊装下坑组对时,要及时进行相关的测量,并在正常顶进1m时就应测量一次,管线位置发生顶偏移时,要及时采取校正措施。

7.3顶管质量控制

顶管高程的控制,可在顶坑中悬空固定水准仪,在顶管首端设立十字架。每次测量时,若十字架在管首端的相对位置不变,水准仪的高程亦固定不变,只要量出十字架交点偏离的垂直距离,就可读出顶管的高程偏差。若水准仪从坑外引进绝对高程,那么顶进管段的各点高程也可推测出来。顶管时的方位偏差,可在坑上面引出中线,在中线方位的两点向坑内吊设两根铅垂线,若管首端通过中心点的铅垂线和上两铅垂线在一条直线上,则顶管方位是准确的,否则存在偏差。

对管内工作面已挖成形,要由专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准进行顶进作业。

8顶管偏差校正

在顶管过程中校正偏差是保证顶管质量的有力措施,偏差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也只有逐渐校正过来,偏差过大校正就很困难,因而在顶管过程中应勤校测,发现偏差及时校正。校正的方法分坑内和管端面纠偏这两类方法,具体作法如下:

挖土校正法: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的一侧适当超挖,而在相对的一侧不超挖或留坎,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校正中不得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结果。

顶木校正法:当偏差大于20mm或者用挖土法校正无效时,可用圆木或方木一端顶在管子偏离设计中心的一侧管壁上,另一端装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架稳固后开动千斤顶,利用顶进时顶木斜支管子所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

千斤顶校正法:这种矫正法基本上同顶木校正法,即用小千斤顶接一短顶木,利用小千斤顶的顶力使管位得到校正。

加垫块校正法:即在顶管末端与顶铁间的适当位置垫上一块相应厚度的楔形钢板,使顶铁和管间形成一角度,顶进时可使被顶管得到纠正。

9质量保证措施

9.1主管焊接要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进行。

9.2接受现场监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3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9.4防腐补口每一道口,每一道工序要严格执行规范,要求详细的施工数据,施工记录,并搞好防腐检漏工作,把缺陷全部消除。

9.5认真贯彻三检制度,实行机组自检、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并做好各项检查记录。

10雨季施工措施

10.1雨季基坑排水措施:

在基坑边缘修筑一道高30cm的土堤,防止坑外的雨水流入到基坑内。

雨季来临时,基坑(井)内增加排水泵,加大排水力度,防止基坑(井)内积水。对基坑边坡加以保护,防止塌方、滑坡。

10.2雨季施工防漏电措施:

雨季来临时,对所有的用电机具,配电箱进行检查、维修,防止雨水进入损坏机具或漏电伤人。

11人员组成

12措施用料

13施工用设备、机具

注:该表格内容将随着工作量变化而变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