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深秋的夜晚,寒意渐浓。戒凤鸣戴上老花镜,将蚕匾从蚕架上一只只拉出来,一匾匾的细看。身子如米粒粗的蚕宝宝大部份都昂着头、嘟起嘴,身子微微向上倾斜,一动不动的停在茎叶上,还有个别蚕宝宝抱着桑叶正慢嚼细咽。

“已经第三眠,今晚上应该可以睡沉,过了这眠就可将蚕宝宝从小蚕室移到外面大蚕室养了。”戒凤鸣说。小蚕室约20多平方米,二个2米高共十层的蚕架上密密麻麻的架着近20多匾小蚕。南墙上,挂着一只蓝色温度计,西北角的地上一台小蚕共育温湿自动控制器亮灯工作着,红、绿两色分别表示室内温、湿度。戒凤鸣说,这50张蚕种是今年养的第三批蚕,顺利的话这批起码能产多斤蚕茧,经济收入8万多元。

戒凤鸣是土生土长的周王庙人,从小就跟随父母养蚕的她,年青时就是附近有名的养蚕能手。今年5月,占地亩的海宁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戒凤鸣被邀成为基地的养蚕师傅,主要负责蚕宝宝从收蚁至出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基地养蚕方式与传统养育不同。”戒凤鸣介绍。养蚕最主要的是控温控湿、消毒和喂食,这“三要素”抓好了不愁没有好收成。最难就是控温,小蚕饲养室内温控需要在26摄氏度左右,温度偏低、偏高,便会影响蚕宝宝正常生长发育,出现龄期延长、抗病率下降、茧小产量低等状况,影响经济效益。

海宁养蚕,已有近千年历史,素有“丝稠之府”美称,为海宁市传统经济、文化产业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成为全国闻名的“银茧之乡”,先后有36个国家85个代表团前来参观蚕俗生产。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又被列入“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项目。

然而,随着海宁其他产业发展,以及地方人工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费时费力的养蚕已不再受年轻一代推崇,只有家人中老人仍旧坚守家中的那一方桑田,云龙村的蚕桑丝织技艺濒临失传的危机。

今年,海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钱塘江畔的胡斗村、云龙村和荆山村打造名为“荆斗云”的乡村旅游综合体。5月,海宁市周王庙镇与省丝绸公司在周王庙镇云龙村联合建成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行动示范基地,建设集蚕桑农业、蚕桑体验、蚕桑文创、蚕桑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业。

“建设基地主要还是为了传承。”基地负责人刘克江说。智能养蚕改变了此前使用柴火、木碳加温,解决了控制室温难且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难题。目前建有小蚕育室、大蚕育室和烘茧室,只要设好预定温度,蚕室24小时保持恒温。养殖过程中配备了智能养蚕控制系统、地源热泵、超声波加湿器、饲料处理设备、遮阳设备等用电设备,桑叶投喂、做茧、采茧、烘茧各道工序全部采用智能化,并对周边余亩桑园全部安装电气灭蚊灯。基地从从以前每年蚕农最多养4批增加至8-10批,年产蚕茧达4万斤以上。

据悉,自去年基地建设之初,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对该项目开通用电“绿色通道”,做好电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基地供电点的变压器实行增容,原70平方毫米粗的架空低压线调换成平方毫米的绝缘集束导线。并为基地内部线路布设、用电设备容量配备等提供合理可靠的用电方案。建设过程中,该公司的专门派出的客户经理跟踪项目进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