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大车企的布局,年将迎来基于V电压平台的新车潮。与整车高压电气架构相关的部件或系统面临升级,如动力电池、电驱动、充配电系统、PTC、空调压缩机等。对此,产业链中的各级供应商是否做好了准备,有哪些供应商能够提供满足车企要求的V产品,将出现在哪些品牌的车型上?针对这些问题,NE时代做了系列盘点。本篇为电驱动篇。
臻驱科技
由臻驱科技与上汽大众共同开发的首个基于碳化硅SiC技术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试制完成并亮相大众IVET创新技术论坛。经上汽大众测试,这款搭载臻驱科技碳化硅SiC电控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可提升ID4X车型至少4.5%的续航里程。
臻驱科技在年上半年便与上汽大众开启了该预研项目的合作,为上汽大众独家开发匹配MEB平台“三合一”电桥的碳化硅SiC电机控制器。
编辑
为上汽大众定制开发的这台电机控制器采用了日本罗姆ROHM最新发布的第四代碳化硅SiC芯片。
此外,臻驱科技与舍弗勒共同开发包括V碳化硅电桥等电驱动总成产品。
天津松正
面向纯电动汽车、混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松正开发了五款V扁线电机。功率分别为kW、kW、kW、kW和kW,转矩从Nm、Nm、Nm、Nm到Nm,转速则覆盖10rpm、10rpm和rpm。这些电机的冷却方式均为油冷。
编辑
截至到目前为止,松正已经拿到了多个V扁线电机项目,分别来自一汽-大众和国内某家自主品牌主机厂。
中车时代电气
中车时代电气C-Car平台孵化的全新一代产品C-Powers采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其系统功率密度≥2.75kW/kg,系统效率最高可达94%,可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高频快充、长续航、高安全的需求,并广泛适配于高端轿车、SUV等车型,可灵活前后置搭载。
C-Powers所搭载的完全自主化的SiC器件、电流传感器分别来自于中车时代半导体、宁波中车时代。
编辑
汇川技术
小鹏的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采用的是汇川提供的V高压产品。汇川表示,第四代动力总成的核心部件将会采用SiC材料,通过模块化、轻量化、平台化的设计,使其拥有体积小、重量轻、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同时,将根据市场需求,可满足在V高压环境下的使用,并且其电机部分也可根据需要搭配同步电机或者异步电机。
华为
华为推出了AI闪充高压动力域解决方案,包含了电驱动系统、车载充电机、热管理系统、BMS、充电模块。当前AI闪充第一个版本达到15分钟充电30%—80%。四驱高压电驱动系统可实现3.5s级百公里加速,NEDC效率可达86.6%,提升续航里程5%左右。高压OBC小体积,轻量化,拥有专利防凝露连接器及U形立体式散热水道,且经过多种全球严苛异常电网的测试。在充电基础设施层面,华为推出了-V的宽电压范围,高效率的充电模块,支持高压演进。阿尔法S全新HI量产版、阿维塔11将采用华为的高压产品。
编辑
方正电机
方正电机表示公司基于V碳化硅平台等驱动电机目前已有客户项目定点,正在开发之中,预计将于年第三季度量产。
纬湃科技
基于EMR3及前几代轴驱系统成功的研发及工业化专业知识,纬湃科技在年7月份全球首发兼容V电压平台的第四代三合一电驱动产品EMR4。采用8层扁线发卡技术的高压电机基础研发属于全球性项目。而纬湃科技将选择在中国天津工厂投入全新的产线,并有望在年投入量产。
编辑
从年开始纬湃科技拿下多家车企的V订单:
年3月,纬湃获得韩国现代汽车价值数亿欧元的V碳化硅逆变器订单。年,V技术将被运用于现代汽车的11款新电动车。
年9月,纬湃科技表示,将为中国某头部主机厂伏电动汽车平台动力系统配套生产电机定转子。
年12月,纬湃称,长城汽车中高端电气化平台将配套其新一代高压逆变器,订单金额超数十亿人民币。第四代高压逆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及定制化的门级驱动芯片。该逆变器可根据客户需求适配不同功率、不同模块(硅基/碳化硅)的应用。
年1月,纬湃科技获北美头部汽车制造商价值超10亿欧元的订单,将提供数百万个采用碳化硅技术的V逆变器。
博格华纳
博格华纳第四代Viper模块将采用碳化硅MOSFET代替硅基的IGBT芯片。相比硅基IGBT,碳化硅MOSFET在同等电流条件下损耗明显降低。此外,结合V的高压技术,采用第四代Viper的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将提升25%,体积减小30%,质量减轻40%。
第四代Viper功率模块将继续沿用第二代Viper无绑定线、双面水冷的封装设计理念,产品大小规格大体上将保持不变。博格华纳将采用柔性生产方式,将第四代与第二代Viper实现共线生产,根据客户的需求灵活调整生产任务。
编辑
博格华纳基于第四代Viper的模块的V电机控制器目前已经获得北美、德国和国内整车企业客户订单,预计将在年实现量产。该电机控制器可满足kW-kW单电机的功率响应需求,并且可根据客户的需求,集成升压boost和降压DCDC,实现灵活组合。
在PTC方面,博格华纳展出的液体加热器也提供了兼容V电压可选项。
采埃孚
采埃孚开发出了一种具有高度可扩展性、模块化的逆变器架构,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整车制造商在伏和伏两个电压等级的电机中进行灵活的选择。
模块化逆变器平台脱离了预设半导体的技术局限,其设计不仅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从硅到碳化硅的技术过渡,同时也为顺应未来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好了准备。
编辑
采埃孚表示将于年底在杭州工厂生产伏三合一系统。沈阳工厂将从年起先后投产伏和伏电驱动桥。目前它正在将多个伏项目导入生产,其中为一家中国OEM的多款车型提供伏电驱动桥,同时也为一家欧洲跑车制造商供应伏逆变器。
舍弗勒
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Mobility)上,舍弗勒首次展示了一款自主开发的V电机控制器,适用于高性能汽车电驱动桥系统。
日立
日立为保时捷Taycan提供了基于Si-IGBT技术的V的逆变器。日立开发的逆变器改良了整体的绝缘设计,推出了内置IGBT芯片的耐压从V扩大至1,V的功率模块。该模块匹配V系统,达到了94kVA/L的功率密度,是传统逆变器的2倍电压,及2.75倍的输出功率密度。
编辑
博世
博世与江淮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V和V电驱系统、碳化硅逆变器和电驱桥全方面开展合作。其中,V单减速器系统将用于轻卡等商用车,预计今年年底具备小幅量产能力。V高压电驱系统匹配全新乘用车产品,伴随而来的还有逆变器的核心,即新一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芯片。
吉凯恩
吉凯恩采用V技术的未来系统处于开发阶段,并在实际条件下进行测试。吉凯恩表示目前正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将eDrive系统投入生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