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0月18日电题:集成化改革:跃出“幸福江阴”

新华社记者朱国亮

“去年3月接洽,5月签约,9月开工建设,今年6月一期厂房主体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设备调式,一期生产线预计12月底前投产。”

在“制造业第一县”——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亿元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推进速度如此之快。在不久前召开的江阴发展大会上,公司董事长阎紫电说,选择江阴,看中的就是其行政效率和营商环境。

在江阴市周庄镇从事营业执照代办和代理记账的袁静告诉记者,注册万元以下的企业,都可以在乡镇办理,新办最迟不超过2个工作日,变更不超过5个工作日,且一窗通办,无需找人,不用排队。

江阴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源自年开始的集成改革。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要准确把握改革内在联系,提高改革系统集成能力”重要指示精神,江苏选择江阴为试点,推进集成化改革。经过2年多实践,一个“幸福江阴”跃然而出。

江阴集成改革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先手棋”和“当头炮”。通过权力下放、整合,机构精简,服务流程化、数据化,大幅提升政务效率,也规范了权力运行。

“过去,一个月要应付15次左右的检查,往往这个部门检查完,那个部门来检查,有时整改意见互相冲突,都不知道该听谁的。”生产绝缘漆的江阴市登封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林法说,“现在各项执法检查综合在一起,一次完成,更加专业、规范,让企业更省心、放心。”

江阴市委常委、副市长仲剑介绍,通俗而言,集成改革就是在吸纳全国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基础上,针对当前区域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一揽子的改革方案,然后按照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在整个县域系统推进,进而从根上化解矛盾和问题。

江阴集成改革涉及7大领域,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开发开放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加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梳理下来,共有38个方面的项改革任务。

通过系统、集成改革,在江阴,不仅办企业省心,生活更舒心。路灯坏了,井盖丢了,下水道堵塞,不必找部门,掏出手机随手一拍,上传后就有人在规定时间内去处理;生病了,不用怕看病贵、看病难,在农保之外,江阴又运用市场手段,构建起村级医疗互助;了解村集体资产去向,只要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村里每一分钱花在哪里……

改革也让江阴生态环境逐步变好。借助工业企业绩效评价,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企业被逐步“挤”出江阴;借助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在生态领域实施“全市域、全天候、全时段”监管,让偷排无处遁形;借助生态修复,推行“生态进生产退”,逐步还绿还水还江于民。

生活宜居、营商环境好,为江阴经济发展持续助力。今年上半年,江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增长7.3%;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6亿元,增长9.9%。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江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9.1%,两项收入增速、绝对水平均位居江苏同类县(市、区)前列。

最近,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又列入江阴集成改革序列。随着改革推进,这座长江南岸的小城,正向着“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文明程度高”的“幸福江阴”大踏步迈进。(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