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丧,十分非常极其以及特别丧。做什么都累,看谁都不顺眼,脾气也躁,有人胆敢把我惹毛了,我可以分分钟放血他们全家。
以上还不算,关键是没食欲,一连几顿不吃都不觉得饿;睡得也不好,洗澡时掉的头发比平日多,多的多的多的多。每次看着拥堵在地漏口随着水流不停打转的那群角蛋白,禁不住悲从中来:我怕不是要成秃子了吧?
怀疑自己中了奥密克戎,一周内连测了两次——都是一道杠,排除。啧啧,自己往死了捅自己时的眼泪和鼻涕算是白流了。
跟友人吐槽最近处于厌世期,得到的回复千篇一律的显而易见,大致都是“有什么好厌世的”“都拿到PR了还不开心”……由此,我发现了一个相对规律的现象,当向他人释放负能量时,很多回应往往不会追问原因,而是用固有的认知对比自己,然后再给出类似“有什么好……”的句式反驳。
比如,抱怨工作太累,某同事就会说:“有什么好累的,你一周才工作几天。”哀嚎气温骤降,某南方同学会说:“有什么好冷的,跟你们东北怎么比。”再比如,偶尔心情不美丽,某国内群友会说:“在澳洲很滋润吧,有什么好烦的。”
虽然阿德勒老先生教我们用“课题分离法”看待问题,但自古登仙得道者极少,芸芸凡人都免不了俗,周遭的回馈和反应怎么能和你无关?怎么能和你“分离”?这就像那个时不时被推上热点的话题,当某个患有抑郁症的友人跟你说ta最近的状态不对时,如果你回复“有什么想不开的”,只这一句就足以把ta推向千里之外。
我们都过于习惯用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价值去参照自己和他人的境遇,无心丢出的任何一句“有什么好……”都在默默地筑起那堵些许冷淡又傲慢的高墙,绝缘了大部分的友善、关切和感同身受。纵然说的是同一种语言,彼此也攀爬在不同的巴别塔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与此绝缘,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观察世界的眼光、对悲喜怒骂的体悟不同都会影响绝缘的映射,就好比在我鬼哭狼嚎着要死要活的这段时间,Bing就是个典型例外。
平日里,你随口的一句“心情不好”或是“状态不行”,他的回答一定是询问原因式——是工作太忙吗?是最近太累了吗?是昨晚没睡好吗?这次,他颇有猜测地说:“天气变冷了,应该是换季焦虑吧。”
“换季焦虑?”似曾听说,但从未了解。马不停蹄查了一下,维基的词条叫“季节性抑郁症”,又名“冬季忧郁症”,是一种感情或者情绪的失调。大多数患者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有良好的健康状态,但在冬季会感到忧郁的症状,显著存在于北纬30度以北或者南纬30度以南的地区。
百度给了症状列举:焦虑、易怒、嗜睡、疲劳、食欲旺盛、精力不足、希望独处、对事物兴趣索然、社会活动减少、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除了嗜睡和食欲旺盛这两点跟我隔了十万八千里外,其他的都中。虽然这个病的确诊需要专业的医生做判断,但对于阳光明媚心情就分外妖娆,刮风下雨面色就生无可恋的我而言,十有八九就是冬季忧郁症了。
笃定了原因后,整个人轻松多了。树叶哗啦啦地掉,小雨淅沥沥地下,肃杀、潮湿、阴冷、霜冻,这就是塔斯的秋冬,两者并无明显差别,基本可以混为一谈。既然逃不过自然规律,那就等放晴、等天蓝吧。
长舒一口气,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忽然,手机屏幕亮起,划开消息一看:明天店休,不用上班。
一瞬间,就在一瞬间,我的眼前疾速闪过蝉鸣蛙叫、莺啼鹤唳、大漠瀚海、高空长川!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食欲也来了,走路也有劲了,整个人轻飘飘地像躺在云朵里!窗外杂草丛生的破烂前院,哪怕是立在墙根那个被黑色垃圾袋塞到盖子都盖不上的屎绿色垃圾桶都可爱无比!仰起头,张开双臂,让想象的阳光如细碎的金沙般簌簌地飘落在我的身上!随手拿起镜子——我的天啊,这是谁啊?皮肤都开始细腻水嫩有光泽了!
啊!这久违的如释重负,只因天降双休,两个月来的第一个双休!
终于,谜底揭穿。我不是患有什么“冬季忧郁症”,只是不想上班。
只是,不想上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