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http://www.xftobacco.com/

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驱动能量的唯一来源,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续航能力和安全性。从纯电动汽车成本构成看,电池系统占据了其成本的30%~50%。动力电池技术一直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实用化进程。作为新能源汽车当中最核心的零部件和动力来源,电池包不仅自重大,且结构比较复杂,它由多个电芯模组构成,每个模组有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的电芯组成。其中,模组之间、电芯之间以及管理电芯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内部的电流传输和信号传输需要各种连接以及电流、温度的监控,而电池对外输电要有高压的连接器。

本文着重介绍动力电池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由电池单体到系统,结构到原理层面一一展开,目的是帮助读者对电池系统有总体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01动力电池基本结构

传统的动力电池,可分为电池单体/电芯(Cell)、模组(Module)、电池系统/电池包(Pack)三个层面,下面就对动力电池结构进行逐一介绍。

1.1单体电池基本结构

目前所有种类的单体电池(电芯),主要都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正负极,正负极上的集流体与外电路相连,用来收集电流,集流体上涂有正负极的活性材料。正负极之间会有隔膜,隔膜用于隔离电子,防止内短路并允许电子通过。正负极和隔膜之间充斥着电解液,为电子和离子提供自由迁徙的路径。正极,负极,隔膜叠在一起后,注入电解液就组成了单体电池。实际上量产的电芯结构没这么简单,但还是涵盖了这些基本结构。

封装分析

单体电池根据结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封装,目前主要由三种封装形式:圆柱电池、软包电池和棱柱电池。其中圆柱电池和棱柱电池均为硬壳封装。

圆柱电池

典型的圆柱电芯结构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电解液、外壳、盖帽/正极帽、垫片、安全阀等。圆柱电芯一般以盖帽为电池正极,以外壳为电池负极。

圆柱电芯标准化程度较高,常见的型号有:、(5号电池)、、等。型号的的前两位数字代表圆柱电芯的直径(单位mm),第3、4位代表圆柱电芯的高度(单位mm),0指的是圆柱。

解剖结构如图所示,可以看到,正极负极隔膜叠在一起,叠完后卷绕成圆柱,再塞到圆柱壳里,上部封口处会留有一个安全阀,安全阀在封上之前,会通过它给电池注电解液。其中安全阀的作用是:当电池内部内压过高时,阀会打开,防止电池爆炸,相当于安全保护措施。其中型圆柱电池,是目前生产工艺最成熟的一种方式,这就意味着它的生产批次一致性和稳定性非常好,电池单体的一致性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影响非常大,可以理解为木桶效应,即便单体性能很好,一致性不好,整个系统收到的影响也会非常大。所以很多车型选用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生产工艺成熟度高。从结构看,圆柱形封装在镜像上受压比较均匀,有明确的释放压力的值,不足就是当用圆柱形电池进行系统成组的时候,成组效率比较低,圆柱电池在成组之后们会有无法使用的空间(可以想象一下圆柱体叠在一起时的场景),而且圆柱很少能做大,因为圆柱做大之后,在充放电的时候,内外温差比较大,对电池热管理不利。

软包电池

如解剖图所示,软包电池是这样形成的:正极负极隔膜叠到一起后,正极的集流体拉到一起引出来形成极耳,负极同理,然后外面套铝塑膜,抽真空,注液,封口(现在很多是用胶来实现),于是带来很多特性:做不了太厚,基本上都是扁平化设计,所以软包电池内部温度分布比较一致,内部导热很好,做热管理系统的效率比较好,而且设计尺寸比较灵活,结构紧凑,实现比较好的空间利用率,不足就是由于用胶封口,导致比较容易破裂,破裂的一致性也很难控制,而且受压不均,所以没有明确的释放压力的值,容易鼓包。

棱柱电池

方形硬壳电池的封装形式有两种,第一种如图,正极负极隔膜叠一起再卷绕,压扁,然后塞进硬壳,另一种类似软包电池,叠完后直接塞到硬壳里。硬壳电池和元组电池类似,顶端也会设一个安全阀,注液后封上,也是防止电芯爆炸。和软包电池类似,硬壳电池也是比较紧凑的设计,结构设计比软包可能还容易一些,结构利用率也很高,不足就是外壳会对内部施加一定的机械应力,这个机械应力比较难控制,对电池性能和老化会有一定影响。

1.2电池模组基本结构

单个电芯并不足以驱动电动车,需将多个电芯串并联,才能实现驱动电动车所需的高电压、大电量。模组,就是将多个电芯串并联,再加上起到汇集电流、收集数据、固定保护电芯等作用的辅助结构件,所形成的模块化电池组。

基本拓扑

拓扑指的就是电路的组成架构。目前电池包的内部连接主要有两类拓扑:先并后串和先串后并。至于为什么不能直接做一整块符合应用需求的电池,是由于技术现状的问题。目前单体电池电压做不到太高,基本上都在4.5伏之内,容量只能做到安时左右。对于现在的电动汽车来讲,电压需要在三四百伏以上才能满足使用需求,显然单体的4.5伏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为了增加续航里程,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储存的能量一般要求在30度电以上,假如我们是三百伏的系统,这就意味着要求我们的电量是安时以上,如果要求是60度电,那就是安时,显然单体是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的,所以就需要通过串并联来满足使用需求。

先并后串:小的电池单体通过并联,形成大的电池整体,也可以看成新的单体因为并联后所以的端电压都是一致的,新的单体再通过串联的变成系统(电池包)。

先串后并:电池单体先串联形成一个电池模块(此时不能看出新的单体,是新的子系统),整个电池系统就是由新的子系统并联而成。

1.3单体电池基本结构

对于电池系统来讲,不能光有电池,还得有其他的辅助系统。一个典型的电池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除了电池部分以外,还要有其他设备配合,主要有电子系统、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一个完整的电池系统耦合了流场、电场、力场,是多物理场耦合的系统,设计制造一个完整的电池系统需要具备的能力是跨学科的。电子系统(BMS,即电池管理系统):电子系统用于信息处理。现在的电池管理系统一般都是分布式的架构,它有一个中央控制单元(电池系统控制器),还有从控(电池模块控制器),从控会把电池单体的状态传送给中央控制单元,也就是说从控主要是为了获取单体的状态,同时做一些均衡之类的工作,中央的控制单元主要是针对系统层面做管理和控制。电气系统:包括各类传感器,继电器,熔断器,安全回路和保护装置,维护开关等。电气系统相当于电子系统的外设,一方面为电子系统提供外部信息,一方面输出控制单元的指令,做相应的保护和控制。机械系统:提供机械支撑,为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其他部件提供固定安装,同时为电池热管理提供流道,使电池单体流场分布尽量一致以控制其一致性。

02动力电池基本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又被称为“摇椅电池”。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出来,进入正极材料空隙里面,充电就相反。充放电过程锂离子就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走,很像一个摇椅。

具体工作原理可以进一步细化,可以回顾一下之前讲的,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组成,正极集流体是铝箔,负极的是铜箔,正极的材料就涂在铝箔上,负极的就涂在铜箔上。隔膜的作用就是让离子自由通过,让电子不能通过。电解液就是给电子和离子一个通道。

具体工作原理:我们就以放电过程为例,先看外电路,放电的时候电流从正极往正负极跑,因为电流方向和电子方向相反,所以电子从负极往负正极跑。再看内部:首先,锂是由负极的活性颗粒往外跑,跑到固液相界面(活性颗粒是固体,它外面充斥着电解液(液相),所以称交界处为固液相界面),到了固液相界面会发生一个化学反应,锂会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锂离子,然后锂离子和电子一起到了电解液里面,锂离子是可以正常穿过隔膜,而电子穿不过,所以电子只能从集流体通过外电路往正极走。锂离子穿过隔膜到达正极,电子通过外电路也到达正极,两者到达正极后,在正极的固液相界面处再次相遇发生化学反映,锂离子得到一个电子后生成活性锂,活性锂在正极颗粒由外向内扩散。在持续放电的过程中,就是锂不断得从负极颗粒往外扩散,到达界面处失去一个电子,电子从外电路到正极,离子穿过隔膜到正极,两者在正极颗粒固液相界面处再发生反应,锂离子得到这个电子,得到电子后生成的活性锂再往颗粒里扩散。充电过程也是同样的,只不过方向相反。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岳峰云母新材料——工厂占地4.5万平方米,拥有11条云母纸生产线、12条云母板生产线、6条云母带生产线、4条自动化云母发热膜生产线。可以生产加工各种耐高温云母制品;用于各大需要绝缘隔热阻燃的产品上,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模组结构件,阻燃盖板;隔热绝缘性能稳定,可图纸加工定制,欢迎咨询,我们将为您带来优质的服务和行业最好的产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