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亿美元市场规模!又一家入局,PI材料为啥这么火?

近日,彤程新材发布公告称,为推进光电显示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完善在柔性显示核心材料领域的业务布局,年4月30日,公司与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购买了其持有的苏州聚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2%股权,交易总金额为人民币万元。

苏州聚萃是由美国阿克伦聚合物系统公司(APS)的技术专家及国内显示材料领域专家依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创办,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新型显示产业所需的聚酰亚胺(PI)等高性能电子化学品及有机膜材。苏州聚萃拥有在PI材料领域领先的专有技术和研发生产力量,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PI树脂的合成、掺杂及改性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此前,彤程新材暂无关于PI材料的相关业务。

彤程新材表示,此次收购是公司是深耕电子材料平台,稳步切入PI材料领域的第一步,公司未来拟进一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间接购买股权、增资等方式持续拓展在PI材料领域的布局,致力于在现有光刻胶业务之外,进一步深耕PI类材料领域。

为何光刻胶巨头也要入局PI材料领域?且听周小刊细说一二。

拒绝垄断,国内企业纷纷投资扩产

PI被列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其研究、开发及利用已列入各先进工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PI产品以薄膜、复合材料、泡沫塑料、工程塑料、纤维等为主,可应用到航空航天、电气绝缘、液晶显示、汽车医疗、原子能、卫星、核潜艇、微电子、精密机械包装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折叠屏手机进入大众视野,对柔性显示器的研究与讨论愈加热烈,随着其性能要求的提高,PI作为关键材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目前全球市场由国外少数美日韩企业所垄断,包括美国杜邦、韩国SKCKolonPI、日本住友化学、宇部兴产株式会社(UBE)、钟渊化学(Kaneka)和东丽等。

虽说我国的聚酰亚胺技术发展相对日本、美国要滞后一些,但由于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内企业已经不能接受国外寡头对国内市场的垄断,企业投资扩产,投资总额达到千亿级别。

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涉及PI材料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尤其是江苏省,其中包括无锡高拓、溧阳华晶和聚柔等多家企业。虽然华南地区涉及PI材料相关企业较少,但瑞华泰和桂林电科院两家也是业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