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基石。随着智能制造技术成为制造业领域的新动能,长三角地区引领风气之先,率先开启先进制造业的合作与发展。今天,我台联合上海、浙江、安徽广电媒体联合制作的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聚力长三角奋进新时代》,就带您去看看长三角三省一市如何在制造业领域各展所长、协同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数据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超过21万亿,其中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就有6个: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比全国总数的1/3还多。如此骄人的成绩背后,离不开长三角地区强大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产业。截至去年,江苏制造业的规模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占到全国的13%,可以说是响当当的制造大省。近年来,江苏更是进一步推动制造转型,抢占智能制造的战略制高点。去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明确重点培育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新型产业航母。沿着这一目标,一大批江苏智造的先行军正逐渐崭露头角,下面就去看看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江苏徐州的徐工集团,是目前我们国内最为领先,同时也是世界前五的工程机械企业。今天就带大家近距离的来接触一下这些可以和世界巨头叫板的大家伙们,看看他们究竟有多厉害。

这款机器是我们国内第一款可以变形的工程机械。它可以在河流、山地中行走自由。年习总书记来到徐工视察的时候,亲切的称它为“钢铁螳螂”,钢铁螳螂学名又叫步履式挖掘机,它是徐工自主研制和制造的。研制它的目的就是能够制造一台全地形的挖掘机,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全地形的底盘,底盘四个脚各安装了一个支腿,而且每个支腿可以独立运动。

正在爬高台的“钢铁螳螂”,整个都倾斜过来了。徐工道路公司产品主管刘磊介绍:“这个铲斗它可以作为一个灵活的手,成为一个支撑点,通过工作臂的一个伸缩,实现车身上下的起伏功能。”

“钢铁螳螂”花了徐工四年时间,和国内院所一起完成了自主设计、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代表了我们国内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创新能力与制造水平。徐工道路公司产品主管刘磊介绍,“钢铁螳螂”最高可以爬越高度是2.5米,可以爬越45度的陡坡。

跋山涉水,越野攀岩,可以说这个“钢铁螳螂”真的是无所不能,其实在徐工,像“钢铁螳螂”这样世界领先的产品还有很多。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表示:“新中国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徐工率先寻路,提前布局,在国企改革、自主创新、国际化方面取得了全方位突破。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走出去’的标杆。终成中国工程机械突破高技术、高品质的领军者!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产值超千亿。产品出口到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7%的国家,近30年保持全行业出口第一。向着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为徐工点赞!也为咱们江苏智造骄傲!作为引领开放之先的上海,在产业发展上也一直以高端制造领跑全国。

这里是上海临港的装备产业区,集聚了像中航商发、中车、中船、上汽等等企业。几乎这个地方每一个厂房都在书写着中国之最,像C大飞机的发动机、全国首根国产12英寸单晶硅棒、全球最大的大功率柴油机,还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等等都是诞生在这里。这个著名的特斯拉的超级工厂,是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它的占地达到86万平方米,相当于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在首批13家拿到临港新片区营业执照的企业中,特斯拉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是上海电气临港基地的汽轮机车间,现在这一片生产区域主要生产的就是汽轮机的主部件,这个庞然大物是一个20米长的卧车,别看它块头大,其实也有大智慧,因为它能生产出来的“转子”,最高的精度是一丝,一丝其实就是一毫米。这台机器是吨的转子轮槽铣,这个轮槽铣在这里堪称是加工神器。它比卧车精度还要高,最高精度可以达到8微米。8微米是什么概念?1毫米等于微米,大家可以想象经过这里它的精度是有多大。第三片核心区域叫转子的焊接工区,这片工区值得一提的是采取了上海电气最核心最新的组装工艺,可以实现四把焊枪同时操作,跟传统市场上两把焊枪操作相比效率整整提高了一倍之多,拥有绝对的自主知识产权。事实上不仅是焊接技术,在上海电气的整套机组当中,大多都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也拥有了很多的自主的知识产权,这可能也是上海制造值得骄傲的地方。

上海制造利用技术创新跑出加速度。利用新技术实现转型的还有浙江,当地正利用互联网+,让传统制造业焕发生机。

这里是位于杭州余杭的淘工厂,相信许多观众都喜欢在淘宝上买衣服,这些款式多样、个性化的衣服到底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呢?

杭州点石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存石告诉记者:“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车间,现在同时在生产20多个秋装新款,刚才我手机端又来了一个订单,这是一个上海的客户,下了一个件的秋装衬衫,我现在要赶紧去设计部打版做样衣。”

记者跟随王经理,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摄像头,这个摄像头是工厂智能的眼睛,它是数字化改造的重点,通过这个摄像头,可以识别衣服的形状、颜色还有上面一些最基本的特征,把这些所有的特征形成数据,再汇总到后台。每一个订单什么时候开始做,做到哪里了,什么时候完成,在这里都可以清晰地展示,客户也可以在移动端,他们的手机上实时监控进度。

王存石告诉记者:“数字化改造之前,我们车间一个月能生产50到60个新款,数字化改造之后,现在一个月能做多个新款,款式翻了一番,我们的利润也翻了一番。”

互联网让传统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就是创新的魅力。再把视线转向安徽,当地正借助大院大所的前沿科技,掀起了智能制造的新风潮。

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首个大型超导磁铁线圈在合肥竣工交付,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超导磁体线圈,将通过海运抵达法国的ITER现场。

核聚变能是人类未来的理想新能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多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也是实现未来商业用聚变能的关键一步。依托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位于合肥的等离子体所承担了ITER装置的诸多部件制造任务,此次竣工交付的PF6线圈,正是决定ITER装置的关键部件。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宋云涛告诉记者:“这么大的吨,11.2米这样的直径,我们精度必须控制在1.5毫米以内。因为以后的运行温度是在零下度,所以它的绝缘必须零缺陷。”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表示:“一方面我们为ITER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我们国内的产业。这个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三省一市在产业发展上可以说是各美其美、各展所长。不过,要实现高质量的一体化,还得美美与共、协同发展。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正渐渐清晰,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涌现出很多协同创新的新实践。比如C大飞机,总装基地在上海商飞,但是有相当多的配套设施分布在南京、合肥、杭州等地,专家预计,到年,长三角将形成年产值达数千亿规模的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群。可以说,通过取长补短、通力合作,长三角地区正在从世界工厂逐步走向长三角创造。不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面临不少难题,比如产业结构相似度高,比如区域协调机制等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该如何破解?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在一体化的进程当中,我们长三角不同的省份还有不同的地市之间要进一步地减少我们资源配置的壁垒,包括行政的壁垒、包括市场的壁垒,让我们的人才还有我们的资金,包括我们的技术还有信息在整个长三角地区能够无障碍和少障碍地去流通去配置,利用市场机制能让我们的配置效率更高,这样的话未来长三角地区要着力培育一大批自主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能够提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产品还有高附加值的服务。”

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蒋洪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一是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联合开展跨区域、跨学科、跨领域协作攻关,二是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强与上海闵行、浙江、宁波等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协同联动,三是共建产业创新平台,大力推动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加快形成多层次的产业创新支撑平台体系。”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长三角地区从简单加工到智能制造,从人海战术到数字工厂、智能工厂,从闷头发展到融入全球,这里的飞速发展可感、可触、更可敬。我们期待,在未来长三角地区能够更加紧密协作,在各美其美的同时携手迈向高质量,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蒙编辑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