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湖北联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正赶制订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薛婷通讯员李干胜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琼瑶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年,形成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实现这一宏伟梦想,不能仅靠武汉单打独斗,还需要“兄弟班”众人拾柴。

瞄准世界级产业集群,武汉都市圈九城携手,以产业协同为纽带,明特色、扬优势、补短板,协同发展,形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8月24日,湖北泛力科光电有限公司(武穴)无尘车间,员工正在加紧赶制触摸屏订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薛婷)

拥抱机遇

九城角色定位分明

革命老区黄冈,长期工业“腿短”。

为了破解这道难题,黄冈从未停止探索,红土地上“画格子、种工厂、栽企业”,推动传统农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变。

年3月,机遇再次来临,武汉城市圈发展被正式写入国家中长期规划,以武汉为中心,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作为武汉城市圈中的一员,以什么样的姿态融入“圈”中?

黄冈的答案是:瞄准“产业同链”,与武汉错位协同、承接配套、共建园区。

6月,黄冈市发布首部产业地图,确定以“”为主导的产业框架体系,打造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8个支柱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等6个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生物育种、氢能与储能等3个未来产业。其中,梳理融入同城化发展的重点项目59个,计划分3年完成。

鄂州,得益于“光谷东扩”和花湖机场的落地,今年鲜明提出,打造综合国际物流枢纽新城,瞄准“光芯屏端网”和“大健康”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做配套。

孝感,将“一体化”发展升级为“同城化”发展,更加精准全面对接武汉城市圈规划,打造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新高地。

黄石,传统老工业基地,发展动能悄然转换,从钢铁水泥到“芯屏端网”,打好临空临港临光谷牌,主动承接武汉配套产业,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协作发展。

咸宁,以智能终端元器件、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绝缘材料为主攻方向,锁定电子信息产业全面发力。

年,投资50亿元的长飞潜江科技园投产。随后,日本信越、法国液化空气等世界级企业入驻,新硅科技、普利光纤等多家配套企业跟进,一座“光纤小镇”在当地崛起。

在“雷军的故乡”仙桃,首期规划用地亩的小米生态链智能制造产业综合体,与位于光谷的小米武汉总部隔空呼应。去年,广东全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在小米仙桃综合体建设年产50万台小米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家电生产线,达产后可带来10亿元年产值。

天门市对接武汉“芯”产业,引进芯创电子产业园,建设芯片封装测试基地,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引进培育规模以上生物企业51家,年产值达到亿元。

城市圈内,城市的产业定位更加精确,发展思路愈加明晰。

优势互补

企业争相“链接”武汉

今年4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经开区正式签约。未来3年内,科大讯飞计划在汉建成科大讯飞华中总部、讯飞人工智能华中研究院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

有敏锐的眼光不止是科大讯飞。

看好武汉城市圈发展机遇,一批国内重点龙头企业纷纷进驻武汉。今年以来,武汉吸引了中科创达、中国电子等多家高新企业来汉设立区域总部。

武汉提出目标蓝图:到年,武汉市总部企业数量力争突破家;世界强、中国强、中国民营企业强、大型央企在汉设立总部(区域总部、功能型总部)企业数量达80家。

总部扎堆武汉,带动城市圈招商热潮。

去年底,麦当劳中国携四大供应商(泰森、宾堡、新夏晖、紫丹)落户汉孝产业新城,组团打造全球首个供应链智慧园区。在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眼里,“孝感与武汉是天然一体。”

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汉孝经济往来日渐密切。孝感市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由汉资控股的近家,占了约1/4;全市25家大型建筑企业中,有4家总部设在武汉。

这个潜力无限的“圈”,犹如一块巨大的海绵,吸纳着各方资本。今年5月,武汉首次集中邀请城市圈8大城市共享招商资源,一场大会签约近0亿元。

在企业家们看来,落户城市圈,既可依托武汉科技和人才优势,又在土地、房产、人工上降低了成本,产品还可以通过武汉辐射整个华中市场,可谓一举多得。

总部位于深圳的天玑智谷产业园落户黄石两年,销售收入翻两番。产业园专注显示终端生产,最看重“两小时供应链”,武汉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是国内显示屏“三强”,公司选址黄石,可就近订制最优质的原材料。

打造产业集群,武汉城市圈兄弟城市“合唱共舞”,重点探索总部经济、共建园区、飞地经济、联合招商等合作模式,推动武汉与其他8个城市利益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形成总部、营销、注册在武汉,配套、基地、生产和辅助产品在8市的产业双向转移生态格局。

4月14日,威马汽车黄冈基地总装车间,工人在生产线检测即将出厂的新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通讯员汪秀玲肖复苏摄)

同频共振

进军世界级产业集群

今年初,一款名为威马W6的无人驾驶智能纯电动SUV在黄冈下线,即将开始量产,将于今年上海车展正式上市。

威马W6来自位于黄冈产业园的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生产基地,可独立识别路线、避让障碍物、准确登台,全程无人员在车内驾驶。

无独有偶。孝感围绕武汉打造万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主动对接武汉东风本田、上汽通用、神龙、东风乘用车等,以技术升级推动孝感氢能产业、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及汽车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我省汽车产业沿“汉十襄随”和“宜荆荆”两条走廊展开,重心相对偏西。黄冈、孝感等地汽车产业的崛起,意味着湖北汽车产业布局开始向东延伸,并向智能制造升级。

“光芯屏端网”是我省重要产业集群。其中“屏”产业上,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等三大显示面板巨头皆布局武汉,50多家上下游企业在光谷投资千亿元。同时,在鄂州、仙桃、潜江、荆门等省内多地均有产业链布局。年,江西联创电子将生产、研发团队整体迁移到黄石,“我们与武汉三大头部企业、深圳液晶面板下游企业都有密切合作,可谓一个项目跨省享用了三地资源。”公司副总经理王少峰说。

放眼大健康,湖北生物产业“发动机”光谷生物城,在全省的“飞地”园区已达16个。仅在城市圈内,就在天门、仙桃、黄石、黄冈4地,共建了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地方产业园。其中,天门生物产业园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制剂、皮肤外用药生物制药和卫生材料,仙桃生物产业园则重点发展生物制药、中成药、健康保健品、特色医疗器械、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

借助中心城市的能级提高自身的能级,武汉城市圈特色产业集群活力四射,从“相加”到“相融”,跻身价值链最高端。

5月14日,天玑智谷(湖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赶制液晶显示屏订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薛婷摄)

借“光”做大一块“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鹏

咸宁平均每天要产出多少块手机玻璃盖板?答:万块。

8月底,在赤壁高新区,维达力实业(赤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整齐排列的机器一眼望不到头,工人们正全力赶制订单。

维达力是香港中南创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平板玻璃深加工技术及设备制造、触控系统制造、视窗防护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与三星、华为等世界一流企业稳定合作。目前,维达力三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四期正在筹建,总投资超过75亿元。

不靠海沿边,也无大的港口,来自深圳的维达力却独独青睐赤壁。“看中的就是武汉城市圈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公司负责人王伟坦言。

年,维达力投资25亿元,在赤壁建设了一期生产基地,随后,公司总部从深圳迁到赤壁,并一再追加投资。如今,公司占地面积余亩,员工超过0人,预计今年实现产值超50亿元。

近年来,咸宁抢抓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打造华中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基地和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将智能终端元器件、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绝缘材料、大数据和软件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

南玻光电生产车间里,一块块超大玻璃“流”出生产线,机器人将玻璃“抓”起,送往下一道工序。公司负责人王明忠在展示台上随手挑起一块扔在地上,盖板丝毫未损。

“不仅比纸薄,而且抗跌落、抗划伤!”王明忠介绍,该公司于年在咸宁高新区投产,当年公司生产出仅0.2毫米厚的超薄电子玻璃,解决了电子玻璃的厚度问题,与日本旭硝子、美国康宁等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在此基础上,公司继续投入研发,去年生产出超高性能锂铝硅酸盐电子玻璃,解决了抗跌落和抗划伤的性能问题,今年又研发出升级版本。“不仅打破我国高端盖板玻璃依靠进口的历史,而且产品销量在行业和国内市场均遥遥领先!”

近几年来,为了赶超世界领先技术,南玻光电玻璃投入研发超过万元,拥有49项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

目前,以维达力、南玻光电、三赢兴、瀛通电子等企业为龙头,咸宁市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发展链条。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完成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

专家访谈

在产业协同中迈向高水平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春洋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动力之一。武汉城市圈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应找准各城市比较优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合力打造世界级万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错位发展是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有各自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其分工布局应差异化。针对当前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不平衡、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应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发展经验,编制“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地图”,加强9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对接,选择重点突破的产业链环节,吸引培育一批企业主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构建大中小城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武汉市重点布局高端制造、研发设计、总部经济、销售服务等产业链环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其他8市发展制造配套产业、资源型工业以及旅游业和特色效业,以创新链引领产业链延伸完善升级。

在产业协同中,共同迈向发展高水平。武汉要发挥龙头引领优势,加快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开放共享数据要素市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标杆区域。同时,9城携手共同推动先进制造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万亿级世界产业集群。探索总部经济、共建园区、飞地经济、联合招商等合作模式,推动武汉与其他八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武汉一般制造业向圈内8市有序转移,逐步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城市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城市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带动全省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