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蓄电池为什么不能用机车淘汰下来的蓄电池电瓶代替呢?”

“是啊,是啊,我们就是干这行的,完全可以攻关一下吧。”

在广州机车检修段转向架检修生产库房内,装备车间设备维护班的两名职工正激烈的讨论着,正好支部书记王锋在现场做技术监督,听到他们的交谈默默在心里算了一笔账:电瓶车蓄电池正常使用年限为5年,日常维保本就有不少消耗性支出,据了解,更换一台车的24个单节的蓄电池大约需要近4万元,全段有20台电瓶车,那么未来五年内全部更换预计80万元……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必须马上攻关!”很快,由王书记牵头的党员攻关队就此成立,通过改造电力机车淘汰的免维保蓄电池,放置电瓶车上再利用,达到节省维保和更换电瓶车蓄电池的费用。

装备车间副主任杨守国,也是一名老党员,多年来扎根在技术攻关一线,在受电弓试验台、仪表拆解、杆件压装等设备工装设计改造方面攻克了多项难题,面对这次重大任务,他当仁不让成为攻关团队的主心骨。

2吨、3吨、5吨,攻关小组对所有蓄电池搬运车的26个参数逐一进行详细的研究,同时对比分析各型电力机车所配属的免维护机车蓄电池和电瓶车铅酸蓄电池的技术参数,发现这一攻关项目在技术理论层面上完全可行。

正当团队开始动手改造时,一瓢冷水将所有人淋得透心凉,“我们曾试过,用了不到一天,蓄电池就报废了,这个方法根本不可能成功。”其他单位的同事说道。

“不可能也要变成可能。”杨守国静默片刻后,斩钉截铁地说道。原配属蓄电池容量为AH,机车蓄电池为AH,采用一比一替换的方式,肯定会导致容量不足,使用时间降低。找到关键原因,攻关团队重新振奋精神,改进方案采用2节电池并联,电池容量相比原来提高了21%,经过电池耐久度试验,充满电能够持续使用2星期以上。

初期的成效,让杨守国窃喜,可接下来解决蓄电池存放位置的难题又拦在了眼前。

“干设备的,还能不会改造工装吗?”团队成员不服输,箱体拆卸、焊接加固、制作电池缓冲垫及绝缘盖板、特制电池连接线……

四个月以来,无数次的运行测试、充电测试,反复调试和修改方案,原本淘汰报废的电力机车蓄电池,摇身一变,成为电瓶车上的“宝贝”,运行平稳无异常、载运能力稳定。

看到一辆辆改造后的电瓶车疾驰在马路上,杨守国心里乐开了花,又开始盘算着下一个省钱大招了。

中国交通广播:高雅

通讯员:邱何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