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开始高速增长。当世界人口突破10亿时,有人指出,地球的资源相对于人类而言不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许多科学家,寄希望于科学发展,让人类持续获得充足的资源。

过去的年里,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加速了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据预测,21世纪地球的海平面会从20厘米上升到90厘米,现在海平面所具有的高度已经造成帕劳、基里巴斯、图瓦卢等一些太平洋岛国的居民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批“气候难民”。专家估计,如果海平面再上升一米,全球还将会有2.5亿的沿海居民沦为“气候难民”。如何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避难所”,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漂浮结构应对气候挑战

为应对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加强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研究,至关重要。联合国等世界组织资助的研究机构,已经提出了未来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七大挑战问题。其中,至少有一半,从工程应用角度,都可以通过漂浮结构技术的发展,获得较好的解决办法。

有文字记录,最早的大型漂浮结构是浮桥。大约公元前年,波斯国王薛西斯带领军队穿过现今的达达尼尔海峡,使用了两排浮桥,每排由大约艘并排放置的船组成。中国江西省燕山县有一座年历史的浮桥,由42艘用链条连接的船只组成,目前仍在使用。该桥全长米,建于年的清朝时期。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的广济桥,始建于南宋年间,横跨韩江两岸,风格独特,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历史上几经重建和修缮,凝聚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匠心和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泰国由于受雨季影响大,湄南河水位涨幅大,沿河居民需要建造漂浮房屋。优点是无需使用土地,以竹子作为搭建材料,非常经济,解决了较贫穷人家的住房问题。房屋带有平台生活空间、鱼笼、阳台和花园。在荷兰、西雅图和温哥华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引入了水上生活概念,解决了水位上升以及住房需求问题。漂浮社区对现代住房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莱茵河三角洲洪水频发,传统产业包括服务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社会生态的脆弱性加剧,对外面临来自亚洲繁荣经济体的激烈竞争。因此,向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转型,对莱茵河三角洲至关重要。工程师们提出一种自给自足的漂浮式城市的过渡试验,为新技术的尝试提供了试验场。项目本身将是一个地标,不仅因为它是一个漂浮城市,还因为它周围的湿地和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设施,比如漂浮式酒店和漂浮式剧院。正如当年的三角洲工程帮助荷兰技术输出,漂浮城市将是莱茵河三角洲的技术加速器。

可移动的漂浮城市概念“自由之船”也已提出。“自由之船”不是游轮,而是一个集居住、工作、退休养老、度假休闲、参观为一体的场所。通过连续环球航行,到达全球大多数港口,采用通勤机队和水翼船队运送往返于船岸的居民和游客。

随着建造科技的进步、随着土地日益短缺,21世纪漂浮城市也许会成为现实。建筑师和工程师已经勾勒出了漂浮城市的草图,一些艺术家对大阪漂浮城市提出了想象蓝图,学者们提出可移动、可出租的奥林匹克设施与会展中心。

另外,在年曾提出从南北极的海洋冰场取冰的想法,作为造价经济的浮动平台,在上面修建浮动城市群。平台的低温通过平台底部和侧面的空气膜,以及顶部的传统绝缘盖实现热隔绝,并通过冷却系统来处理任何受热引起的泄漏,实现永久维护。冰川平台漂浮的规模可扩大,甚至可以漂浮到温暖的海洋中,移动到不同的大陆和国家,作为人工机场、港口和其他海洋设施,满足各种需求的浮动城市和工业基地。

漂浮技术与城市的联通

早在几十年前,已有漂浮技术运用到桥梁建设和运维当中,华盛顿湖一桥(莱西诉默罗大桥)是一座浮桥,长米,年在西雅图建成,桥墩采用混凝土浮筒。随后,胡德运河大桥于年建成,华盛顿湖二桥(也叫长青点桥)年建成,华盛顿湖三桥于年也相继建成。胡德运河大桥在年的一场严重风暴中受损沉没,年重建。华盛顿湖一桥在年的修复工作中意外沉没,并于年得以重建。

华盛顿湖一桥

华盛顿湖二桥

胡德运河大桥

挪威有长长的海岸线和许多峡湾,峡湾风景美丽,但由于其巨大的水深,给桥梁修建带来极大挑战。自北海油井开发以来,挪威在近海工程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也用于新型浮桥的创新。年,伯格索松德大桥在水深米的伯格索峡湾建成,总长米。水平弯曲曲率半径为1米,基础采用七个混凝土浮筒,上部结构采用钢管桁架。该构造提高了转动抵抗能力,同时不阻碍水流和波浪。年,挪威的第二座大型浮桥,北霍尔德兰桥,在萨尔胡斯海深米处竣工。大桥的通航孔是设置在其一侧的常规斜拉桥段,斜拉桥与漂浮部分相连,基本设计概念与伯格索松德桥一样,最小平曲率半径是米。近几年,挪威还将计划修建世界最长的浮桥,投资估算13亿欧元,概念方案包括米跨径通航悬索桥,以及40个间距米的钢浮箱梁桥。

世界范围内已建造了许多浮桥,通过漂浮的方式满足了各种需求。包括中国在内使用浮桥的国家有日本、加拿大、挪威、美国、英国、巴西、沙特阿拉伯、越南、韩国、以色列、荷兰、德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年建成的英国西印度码头步行桥采用抗拔桩,减少了桥上走动时的上下摆动。年建成的日本浮桥,首次实现了绕其一侧枢轴旋转、摆动开合的浮桥技术。

对于需要跨越更深、更宽水域的通道方案,已有不少规划中的浮桥方案,以及悬浮隧道方案。

直布罗陀海峡宽5公里,水深米。针对水深太大、桥墩经济性缺失的情况,中间段桥跨为米,已提出了多跨斜拉桥方案。每个桥塔建在直径76米的巨大浮筒上,浮筒通过数条竖向缆索和侧向拉索固定在海底。波浪以下深度,桥墩扩大成蜂窝漂浮结构,其净浮力约是上部结构重量的%。提供了足够的张力来稳定桥墩,抵抗正常的潮流、风和波浪力。竖向锚缆呈圆形展开,在各个方向具备同等稳定性。锚缆的张力通过浮筒内的通道进行监控调节,锚缆数量设置有一定冗余性,要求对锚缆更换时,不影响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挪威E39通道上的布约纳峡湾采用多跨悬索桥概念,桥塔下方设置张力腿。墨西拿海峡跨海大桥,有建筑师提出了3.3公里长的漂浮-居住斜拉桥概念。采用巨大的混凝土浮动住宅单元作为基础,居住区设有商场、办公区、公园以及交通设施,超过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用于住房和交通。

纵观发展,历史上一些浮桥、沉管隧道和悬浮隧道等漂浮结构的发明,促进了工程技术的发展。这些发明已经涵盖了模块化的装配结构理念、结构自适应水位变动的解决方案、水下悬浮隧道方案,以及水下接头工法等技术。

水下漂浮

海滨和大海总能吸引大众,漂浮结构也已用于各种娱乐设施,可供度欣赏海景。日本广岛有一座长米、宽40米、高5米的浮岛,设计类似希腊的帕台农神殿,岛上包含3D影院、水族馆、码头等设施。世界首座漂浮旅馆建造于新加坡,楼高七层。当遇到灾害性天气,船上人员撤离,并解开一端的系泊,让风吹着船原地打转。漂浮旅馆在澳大利亚大堡礁营运了一段时间,就从海上拖运至越南的胡志明市,最终到达北朝鲜,拖运距离长达公里。而我国也已于年建成了世界最长的漂浮栈道。

另外,超大型漂浮结构也已应用于储存燃油。漂浮结构可使易燃、易爆的燃油远离人群密集的陆域。目前日本已有两座漂浮燃油储存系统,一座位于白岛,存储能力达到万立方;另一座位于神事,存储能力万立方。这些漂浮储存系统呈数个扁平箱形,并排布置。年,漂浮存储多层建筑的发明,已考虑到了模块化、蜂窝状、浮力可调节的功能。建筑一侧设置通道,且中心设置竖向通道和旋转电梯。

由于漂浮结构天然的基础隔震功能,非常适合在地震多发国家用作应急救援,在日本的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有许多水上救援基地。

世界首个城市岸边的漂浮农场建造于荷兰。针对荷兰低谷之地的特点,为了减少对当地交通运输链的依赖,避免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通过城镇岸边的漂浮农场实现自给自足。该漂浮农场楼高三层。一层在水下,养殖的牛住在三层,可自行移动到岸边寻找食物。农场由2个人、3个机器人运营,50%的电力由旁边的漂浮光电系统提供。

年在巴西建成了漂浮工厂,由制浆厂和发电厂两部分组成,总长米、宽45米。该漂浮电厂拖运到现场后,安装在桩基础上。年孟加拉从日本购买了漂浮电厂。年沙特阿拉伯修建了漂浮脱盐厂。同年阿根廷修建了漂浮聚乙烯工厂。年牙买加也从日本购买了漂浮电厂。年欧洲建成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海上风能将成为北欧大部分地区的主要能源来源,成为其他国家的新能源来源之一,传统能源行业参与风电场等新能源建设的大趋势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漂浮机场概念最早的提出是为了跨越大西洋,考虑当时的飞机油量不够,中间需要设置加油地。世界首个漂浮跑道试验模型建于年的日本东京湾,是当时吉尼斯纪录的世界最大的漂浮结构。几次飞机降落测试后,官方的结论是漂浮跑道的水弹性响应不影响飞机的起降。该漂浮试验跑道使用两年后被拆除了。世界首个漂浮机场于年在日本建成,跑道是固定的,仅航站楼和停机区为漂浮结构。未来,沿海城市土地资源越发紧张,机场占地面积大,过去如香港和大阪等填海造地机场是一种解决方案,漂浮机场有可能成为一种更环保、更绿色、更可持续的超大浮体机场解决方案。

人与自然的协作体现了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的紧密关联。“墨西哥花园”是一种漂浮人工园林,可用来种植玉米、辣椒、豆类、瓜类,以及外来物种,体现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目前,一些国家已可见到模块化漂浮种植的各类蔬果、粮食、花卉,甚至森林。早在年,便已有了该方面的发明专利,最近的在年的发明专利中提出了漂浮结构种植的改进技术。

未来可期的悬浮隧道

漂浮轻便结构已广泛适用于民用、军用和应急等场景,可在一些车辆无法通行的水域提供临时道路。中交悬浮隧道的研究,借用了军用钢浮箱的成熟技术,通过把3~5吨的钢浮箱在现场浮态拼装,组成所需的各类施工临时漂浮设施,并根据先后工序将钢浮箱周转使用,可以做到施工无需大型装备进场,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工程理念。

近海结构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时固定,仅在制造和拖运阶段漂浮;另一类是使用阶段也漂浮。第一类固定式的,例如重力式平台,已有多米水深的案例。第二类漂浮式的例如张力腿平台,水深已超过千米。

60年代中期,英国和挪威在北海发现大量石油矿藏,石油公司对这些油田表现出极大兴趣,但是,更早以前只在陆地和水深不超过米的浅水近岸地区开采石油。但是,一些矿藏最丰富的油田更靠北,离岸约~公里,暴露在高达30米的风暴巨浪和风速公里每小时的大风中。这种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需要开发全新的生产平台来适应,进而将现场安装工作量保持在最低限,同时具备储油能力。

类比固定式的近海石油平台,沉管隧道是在施工时漂浮,预制段在岸上制造,再借用水的浮力运输、用水的重力下沉、用水的推力结合。沉管的历史发展最早可追溯自年的伦敦泰晤士河隧道竞标方案。直至年,第一条在当时属大规模的交通沉管隧道在底特律河建造完成。之后,经历了一系列技术进化和因地制宜的演变。沉管结构形式从最早的美国水下导管混凝土,发展到双钢壳、单钢壳,再到欧洲的混凝土整体式与节段式,到日本的钢混三明治复合结构,以及港珠澳岛隧工程发展的半刚性沉管等。预制方法从船坞制造、到基坑灌水起浮,再到浮态浇筑、流水线工厂法。水上安装方法以及基础处理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呈现出更多元化的晋级。

对这些科技进步的观察,如果能用一句话总结,沉管隧道在构造和工法上经历了一个从复杂到简单的总体演变趋势。但简单的构造和工法,对施工质量控制和过程管理,以及风险管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大型沉管隧道项目中,全球最受瞩目的项目是连接德国和瑞典的费马恩通道,长约20公里,由近个管节组成,将采用最先进的工厂法预制。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已于年贯通,国内目前有几个超大规模沉管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同步实施,均已经进入施工阶段或施工筹备阶段。

相比沉管隧道,悬浮隧道的概念不仅在施工阶段漂浮,在运营期也需要借助水的浮力承载。悬浮隧道又称阿基米德桥,其概念在多年前甚至更早已经提出,但至今尚未实现。

过去年里,从横断面、线形、锚固、结构参数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悬浮隧道结构体系与概念。过去的研究和工程方案,根据项目条件和本地习惯,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概念。然而悬浮隧道尚未建成,悬浮隧道的工程技术问题尚需突破。

对于悬浮隧道的问题,包括我国在内的意大利、挪威、日本,韩国等均已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年组建了中交悬浮隧道联合研究组。同年,中国科协将悬浮隧道研究列入国家面向未来重大工程难题。近几年,在国内外同步开展了悬浮隧道节段水槽小比尺试验,在国内设计并开展了悬浮隧道结构行为机理试验,在武汉开展了高精度结构试验,三维水池试验的模型在大连制作,在天津组建了产学研试验团队,联合攻关实施。

当前,悬浮隧道已有大量科学研究。未来,需要将研究理论成果通过实体工程建设以及原型试验得到验证。我国有不少大水深,适宜建造悬浮隧道的内陆湖。例如新疆的喀纳斯湖、云南的一些湖泊等。为了进一步助力悬浮隧道科学难题的解决,我们提出,首先在环境较好的、风平浪静、弱水动力条件的中国内陆湖修建一条试验工程,并拟定了原型试验的建造方案。

本文刊载/《桥隧产业》杂志年1月刊总第43期

作者/林鸣

作者单位/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