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措施及相关合理化建议
第一节总体方案
一、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课程视频拍摄过程中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活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课程视频拍摄工作的危害,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持良好的活动环境。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应急管理原则
应急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总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组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二)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拍摄设备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三)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四)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四、应急管理机构
(一)领导机构
项目部是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现场领导小组是最高领导机构。在负责人领导下,由各组处理相关突发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二)办事机构
安全员兼职作为应急管理人员。
(三)工作机构
相关技术组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故专项和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有关决定事项。
五、运行机制
(一)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二)预警级别和发布
1.根据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突发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重大级(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及时向有限公司汇报并申请支援帮助)、较大级(可能严重后果及时报告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一般级(可能产生较重后果)。
2.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3.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经有关领导批准可通过有线广播、有线电视、信息网络、警报器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敲击能发出较强声音的器物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报警。
六、应急处置
(一)信息报告
重大突发事故发生后,各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领导,最迟不得超10分钟,同时报告专职人员和专业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二)先期处置
突发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人员在报告重大突发事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三)应急响应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重大突发事故,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由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故,由该类突发事故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统一指挥,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队、消防队等。
(四)应急结束
重大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宣布恢复正常工作。
1.恢复与重建
(1)善后处置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充有关部门还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2)调查与评估
对重大突发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3)恢复重建
根据事故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2.信息的报告与发布
突发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主管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信息的报告与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报告或发布、组织报道、组织采访等。
七、应急保障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人力资源
各技术组应急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专(兼)职队伍和骨干力量。单位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动员全员有组织的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二)财力保障
要保证所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对受突发事故影响较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研究提岀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
(三)物资保障
要建立健全的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说明。
(四)医疗卫生保障
项目部医院在发生事故后能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医疗卫生应急工作。
(五)交通运输保障
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通讯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程序,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六)人员防护
要指定货建立与人员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安全、有序的疏散。
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八、监督管理
(一)预案演练
项目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项目设计服务期间应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原始记录。
(二)培训教育
项目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持培训记录。
(三)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章和奖励。对迟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节各项应急预案
一、火灾应急预案
(一)制定火灾处理应急预案的目的
为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扩大或蔓延,及时、妥善地处置火灾事故,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效、责任明确”的应急机制,提高紧急避险和应变能力,保障全体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课程视频拍摄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火灾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课程项目负责人
副组长:课程编导
组员:化妆师、摄像师、场记等
(三)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职责:
1.火灾应急小组领导职责
(1)负责火灾应急物资及设施的购置、维修、维护工作指导;
(2)整体负责火灾的预防及管理检查和一切善后处理组织工作;
(3)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施救工作;根据事故发生状态迅速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4)迅速调集项目部抢险队伍,并指挥其进行抢险救灾、伤员救治转送、物资转移,及时与外部救援、取得联系,寻得社会帮助;
(5)负责调集抢险物资到位;指挥抢险队伍按抢险方案进行施救;组织事故现场员工撤离、伤员救治转送和物资转移;
(6)收集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和事故信息,汇总形成书面材料报项目部经理办公室。
2.项目部火灾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具体负责火灾事故及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工作:
(1)负责火灾应急物资及设施的购置、维修、维护工作的落实;
(2)拨打火警、急救电话;
(3)组织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4)协助提供照紧急照明设施;
(5)人员导流与人数清点、统计;
(6)切断火灾现场的电源;
(7)使用紧急灭火装置,进行必要的自救;
(8)与消防部队进行沟通;
(9)提供必要的紧急医疗救助设施;
(10)进行伤员紧急抢救与护理。
3.联络电话
(1)报警
(2)火警
(3)急救
(四)应急响应
1.发生火灾后,应大声喊:“起火了!起火了!”;
2.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展开扑救防止火在蔓延,并立即通知火灾应急领导小组;项目部发生火灾,必要时应及时报告公司火灾应急领导小组,并通报本单位进行救援,抢险和处理情况;
3.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险情通知后,应10分钟内迅速进入各自工作岗位组织扑救,应急抢险队伍(突击队)成员应在15分钟内到齐,按各自分工制定临时应急处理措施,协调做好救援、抢险和应急处理工作,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4.根据事故的性质,组织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并视情况及时与外部相关方联系寻求支援;报警时一定要讲清发生火灾的部署、着火的材料、大概面积并留下报警人的电话;拨打报警后,报警人到马路上等候消防车的到来并做好向导工作;
5.接到报警后,火灾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通知医务室人员到达现场组织抢救;公安分处组织人员按照疏散图指示及时疏散留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并安排人员管理现场,预防趁乱偷盗行为的发生;
6.发生火灾后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扑救过程中造成触电;如电器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组织扑救;在火灾现场如有易爆物质,首先转移该物质以防止爆炸的发生;如精密仪器起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如油类、液体胶类发生火灾应使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器,严禁使用水进行扑救;在扑救燃烧产生有毒物质的火灾时,扑救人员应该佩戴防毒面具后方可进行扑救;
7.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严禁因拯救物资而置生命于不顾;对伤者实施急救措施后,医院治疗;
8.应急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好下情上达工作,对事件发展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直至事件完全解决。
(五)事故的调查处理方法:
1.事故发生后由综合办公室、安质部、派出所成立专门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实施处罚,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火灾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紧急情况或事故处理结束后,应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在24小时内填写事故报告,填写事故报告,一式二份,自留一份,采购单位一份。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支持的事宜、事故报告人、报告时间;
4.对在事故的抢救、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公司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应急措施
1.防火、灭火的基本方法
(1)消除着火源法
其原理是消除或控制燃烧的着火源。具体方法是:
1)在危险场所,禁止吸烟、动用明火、穿带钉子鞋;
2)经常润滑机器轴承,防止摩擦产生高温;
3)用电设备应安装保险器,防止因电线短路或超负荷而起火;
(2)阻止火势蔓延法
阻止火势蔓延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其原理是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或限制火灾扩大。具体方法是: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使建构筑物及贮罐、堆场等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
2)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及水封等;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2.根据火灾类型,采用不同的灭火器材
(1)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1)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
2)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火灾;
3)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4)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扑救A类火灾:一般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于忌水的物质,如布、纸等应尽量减少水渍所造成的损失。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扑救B类火灾: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及时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扑救C类火灾:首先应关闭可燃气阀门,防止可燃气发生爆炸,然后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扑救D类火灾:如镁、铝燃烧时温度非常高,水及其他普通灭火剂无效。钠和钾的火灾切忌用水扑救,水与钠、钾起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氢,会促进火灾猛烈发展。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等。
(2)不同的灭火器材所适用的火灾类型:
一般灭火器都标有灭火类型和灭火等级的标牌。例如A、B等,使用者一看就能立即识别该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哪一类火灾。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各种规格的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扑救带电火灾:用“”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效果好,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的事故。
1)泡沫灭火器一般能扑救A、B类火灾,当电器发生火灾,电源被切断后,也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救;
2)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则使用于扑救B、C类火灾;
3)可燃金属火灾则可使用扑救D类的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
4)卤代烷()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带电电器设备和精密仪器以及机房的火灾,这种灭火器内装的灭火剂没有腐蚀性,灭火后不留痕迹,效果也较好。
必须指出的是,手提式灭火器其内装药剂的喷射灭火时间在一分钟之内,实际有效灭火时间仅有10至20秒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否则不仅灭不了火,还会贻误了灭火时机。
(3)不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撕去头上铅封,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或提起拉环,干粉即可喷出灭火。喷粉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使火焰窜回。使用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要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2)泡沫灭火器:
要将灭火器平稳地提到火场,注意筒身不宜过度倾斜,以免两种药液混合。然后用手指压紧喷嘴口,颠倒筒身,上下摇晃几次,向火源喷射,如是油火,使用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时,应向容器内壁喷射,让泡沫覆盖油面使火熄灭。在使用舟车式灭火器时,先将器盖上的手柄向上扳转,中轴即自动弹出,再启瓶口,用手指压紧喷嘴口,然后颠倒器身,上下摇晃几次,松开手指,按照上述方法灭火即可。
3)“l”灭火器:
使用“”灭火器时,首先撕下铅封、拔掉保险销,然后在距火源1.5~3米处,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用力按下压把,压杆就将密封开启,“”灭火剂就在氮气压力作用下喷出,松开压把,喷射中止。如遇零星小火,可采取点射方法灭火。
4)二氧化碳灭火器: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开启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是手动开启式(即鸭嘴式)的灭火器,使用时先拔去保险销,一手持喷筒把手,一手紧压压把,二氧化碳即自行喷出,不用时将手放松即可关闭。如果是螺旋开启式(即手轮式)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先将铅封去掉,翘起喷筒,一手提提把,—手将手轮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启,高压气体即自行喷出。
(4)使用灭火器应注意的事项
1)金属钾、钠、镁、铝和金属氢化物等物质火灾,禁止使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这些物质的性质十分活泼,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而燃烧。
2)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隔绝空气,窒息灭火,而干粉、“”等属化学灭火,通过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火熄灭。用于粉、“”灭火器灭火时,喷嘴要对准火源上方往下扫射;而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喷简要从侧面向火源上方往下喷射,喷射的方向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使二氧化碳能迅速覆盖着火源。灭火器应放置在被保护物品附近,干燥通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晒;灭火器各连接部件不得松动,喷嘴塞盖不能脱落,保证密封性能良好;灭火器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检查;使用后必须进行再充装。
3.火灾报警
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扑灭火灾而不向消防队报警,因为灭火器的扑救面积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适应扑救初起的火灾。火灾发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较快,推迟了报警时间,贻误了灭火战机,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1)牢记火警电话“”。
2)接通“”火灾报警电话后,要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地方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3)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打完电话后,要立即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5)要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通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达火场后能立即进人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6)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
4.伤员急救
(1)休克的急救:
火场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烧伤、触电、骨折的剧烈疼痛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种威胁伤员生命,极危险的严重综合症。虽然有些伤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时,其引起的严重休克常常可以使人致命。休克的症状是口唇及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严重者可出现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四肢冰凉,脉搏摸不清,血压下降,无尿。预防休克和休克急救的主要方法是:
1)在火场上要尽快地发现和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妥善地包扎伤口,减少出血、污染和疼痛。尤其对骨折、大关节伤和大块软组织伤,要及时地进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时有效地止血。凡确定有内出血的伤员,医院救治。
2)对急救后的伤员,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让伤员平卧休息,并给予亲切安慰和照顾,以消除伤员思想上的顾虑。待伤员得到短时间的休息后,医院治疗。
3)对没有昏迷或无内脏损伤的伤员,要多次少量给予饮料,如姜汤、米汤、热茶水或淡盐水等。此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有条件时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使伤员平卧,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还应做人工呼吸。
(2)烧伤急救处理
1)基本原则是:消除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2)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
3)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医院进一步治疗。
(七)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培训内容:组织学习预案内容,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2.演练: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实际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二、拍摄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一)应急保障计划
1.目的
为了建立设备故障应急救援机制,充分发挥设备故障应急救援组织的积极作用,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的组织抢险、救援和事故处理,防医院保洁的安全和延误时间,特制定本预案。
2.应急计划识别
(1)突然停电:由电力支持的正在运作的设施设备停止工作,可能导致课程视频拍摄中断。
(2)拍摄设备故障: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无法继续进行。
(二)应急保障准备
1.在应急行动过程中,所有参与或者支持应急响应行动的人员都应当24小时不能关闭移动电话或者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作为通信手段,保证应急通信畅通;
2.应急人员培训:组织故障抢修人员进行学习,明确责任,明确分工,掌握设备抢修的方法和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确保设备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3.演练:进行一次全面演练,检验各人员设备抢修快速反应协调能力,以进一步提设备抢修应急水平。演练结束后,要对人员设备抢修工作进行评价,并对演练情况进行通报,预案在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予以解决。
4.员工培训:加强业务知识和理论培训,通过各种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抢修人员的理论知识,提高设备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开展事故预想,掌握事故发生的征兆、原因、后果和应急处理的方法、步骤,以及在抢修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确保抢修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三)应急响应
当设备使用人员发现重大设备缺陷时,应立即报告课程项目负责人,课程项目负责人人立即通知有维修人员进入拍摄制作现场,了解缺陷情况做好缺陷清除工作;维修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赶赴现场了解缺陷情况,分析缺陷原因,制定缺陷消除方案,并尽可能动员检修合同单位力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全力组织缺陷清除工作;维护部缺陷清除后,应书面向设备使用人员做出交代,并配合设备使用人员做好检查试验工作;设备使用人员对缺陷消除后的设备进行检查试验,确认修后设备状况,并将检查试验情况记入运行日志,并向接班人做好交代。
拍摄制作现场应备有拍摄设备的备用件,在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到来或设备故障程度严重以致无法维修时启用拍摄设备备件,防止耽误课程视频拍摄制作进度。
三、中暑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中暑是指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病群,以息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一般分为中暑息热、中暑衰竭、中暑痉挛和日射病等类型。在拍摄课程视频时,有时需要去户外拍摄,在高温下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中暑。为了使中暑人员尽快地摆脱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虚脱以及的热痉挛等病情的折磨,尽早康复身体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人员及职责
项目部成立了中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组成中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课程项目负责人任总指挥,有关副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由指挥中心及调度室处理重大中暑事故。
1.组长: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定,制定条例标准和要求,研究解决课程视频拍摄过程中存在的中暑问题,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正常开展。
2.工程部长: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定,制度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对课程视频拍摄中的安全技术问题负责,组织人员进行中暑引起的人员伤亡的控制工作。
3.安质部长:积极宣传和贯彻国家省市有关安全工作方针,政策规定标准等的要求并负责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按时统计填报月报表,协同课程视频拍摄人员对可中暑引起的伤亡进行控制,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4.调度:负责对外联络,如发生人员中署事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同时对中署人员进行紧急救护,以减少伤亡,救护的方法执行本规定。
(三)中暑的表现
1.高温作业下出现口渴、大汗、疲乏、头昏、胸闷、恶心;
2.体温多在38C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3.中暑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
4.重症中暑出现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体温达40°C以上。
(四)发生中暑的急救处理方法
1.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急性疾病。环境湿度过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时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而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体弱、对热不适应都容易诱发中暑。
2.中暑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中暑二类。
(1)轻症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判定为轻症中暑;
1)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2)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
3)肛温升高可达38.5℃以上。
(2)重症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判定为重症中暑:
1)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伴随有干热、意识不清、嗜睡、昏迷。
2)神志清醒,体温正常,伴随有肌肉收缩痛。
3)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体温不高及晕厥纤现象。
3.轻症中暑的处理方法: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医院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4.重症中暑的处理方法:使患者平卧,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医院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症处理。
5.保健措施
6.高温作业工人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补充水分和盐分的最好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如茶+盐、绿豆汤等均有一定的消暑作用。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
(六)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五、打架、斗殴、寻衅滋扰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在发生打架、斗殴、寻衅滋扰事件时,采取及时、妥善的处理措施,消除隐患,指导、规范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应本急预案。
(二)及职责
1.公司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审定,指导、监督各人事部做好相关事故的预防工作,定期检查应急预案培训、演练的实施情况。公司主管职能部门为应急预案实施的督导部门;
2.人事部负责对全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并对培训、演练进行记录,根据预案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及修订、完善;人事部为应急预案实施的执行部门;
3.项目部负责对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对应急预案培训效果、演练效果进行检查、验证,参照应急预案考核应急预案实施的效果;瞎忙活,项目部为应急预案实施的检查考核部门。
(三)应急小组及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课程项目负责人
组员:课程编导、摄影师、化妆师
职责:负责在发生打架、斗殴、寻衅滋扰事件时,组织人员快速采取应急措施,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发生人员受伤时,迅速采取紧急救助,对现场损失进行评估、处理,做好报告工作。同时在事发后30分钟内,向公司运营管理部进行电话汇报,并在8小时之内(夜间突发事件于次日10:00前),由课程项目负责人提交由其签字确认的书面《突发事件报告》(包括:发生时间、位置、事件原因分析、预案应急措施、应急处理过程、安抚措施及业户动态等)。《突发事件报告》每隔8小时及时更新上报,直至提交经由总经理签字确认的书面结论报告为止。
2.应急处理小组
职责:负责在接到打架、斗殴、寻衅滋扰事件的报告后,迅速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保护好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及时报告。
3.秩序维护小组
职责:负责对事发区域进行监控及封锁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在报警后或发生人员受伤时,确保救援车辆、相关部门调查车辆行驶畅通,维护现场秩序。
4.设备保障小组
负责对事发现场公共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对受损财物进行评估、报价,配合出具损失清单,便于向肇事者进行索赔。
5.医疗协助小组
职责:负责配合进行应急救助,在发生人员受伤时,联系医疗机构请求医疗救援,接受上级指令进行报警,对应急处理现场进行拍照、记录,撰写《突发事件报告》并上报审批,将《突发事件报告》备案至公司档案部。必要时,进行保险理赔事宜,事故处理后,安排保洁员进行现场清洁。
(四)应急处理流程
1.在接到打架、斗殴、寻衅滋扰事件报告后,拍摄工作人员迅速组织秩序维护员到达现场进行制止;必要时,立即请示课程项目负责人,获得批准后报警;
2.项目设备器材保管人员对现场进行拍摄设施设备检查,对受损财产进行评估、报价,协助向肇事者索赔;
3.如有人员受伤,人事部迅速进行紧急救助,并上报课程项目负责人请示,批准后联系医疗机构请求医疗救援;
4.报警后或请求医疗救援后,秩序维护员在车辆出入口迎接警车、医疗急救车,待公安机关、医疗机构车辆到达后,引领公安人员、医疗救护人员到达事发地点;
5.课程项目负责人安排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记录,并撰写《突发事件报告》并上报审批,将《突发事件报告》备案至公司档案部;
6.报警后,课程项目负责人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公司。
(五)应急物资准备
警戒带、急救箱、担架、对讲机等通讯工具、拍摄器材等。
四、触电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课程视频拍摄期间发生触电事故和一旦出现时能够及时响应,采取应急措施有效实施警戒控制,对伤员进行救护,将事件伤亡、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过大,并降低环境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课程视频拍摄期间触电安全事故的控制。
触电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拍摄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三)发生触电应急救治方法
1.发生人员触电时,首先切断电源。
2.如寻找不到电源,可用绝缘物(如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将触电人员与带电体分离开,尽量避免身体直接接触触电人员。
3.把触电者转移到开扩、通风处、让其平躺,头向后仰;解开触电者的上衣顶扣(男触电者解除上衣;女触电者则解开上衣的第一排和第二排扣,同时注意为触电者保暖。
4.检查人员是否有呼吸和心跳,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情形,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施救:
(1)如果触电者无呼吸但有心跳,可以采用人工呼吸法,为触电者呼气帮助触电者恢复呼吸。
(2)如果触电者有呼吸但无心跳,可以采用胸部挤压的方法。施救者骑在触电者身体的上前部,但不要压迫触电者,双掌重叠手臂伸直对触电者前胸右锁骨下方的位置施以有节奏的挤压,每分钟60次。上述手段应在触电后1分钟内开始进行。
(3)如果触电者既无呼吸也无心跳,应同时采取上述人工呼吸法和胸部挤压方法,由二人同时进行施救。
(4)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拨打“”急救电话。
(5)发现人在救人后,须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触电事故应急处理注意事项
1.发生人员触电事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救人;
2.不能切断电源时,救护者须采取绝缘保护措施,防止救助者触电;
3.切断电源后,防止触电者摔倒;
4.触电者获救后尚未失去知觉,须让其保持安静,立即请求医疗救援,密切观察触电者症状变化;
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尚存,应使其舒适/安静地仰卧,将上衣与皮带放松,使其容易呼吸;若触电者呼吸困难,有抽筋现象,则应积极进行人工呼吸,医院;
6.触电者的呼吸/脉搏及心跳都已停止,此时不能认为其已死亡,应当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到触电者自行呼吸或医生赶到现场救治为止;
7.救助须迅速,施救者须迅速将触电者移至安全区域进行施救;
8.救助触电者时,须就地施救;
9.抢救方法和施救动作须正确;
10.急救须坚持到底,直至医疗人员判断触电者已死亡,方可停止救助。
(五)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3.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4.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六)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七)应急物资准备
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杆、绝缘绳、绝缘工具、警戒带、担架等。
六、防盗、防抢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在发生设施设备盗窃、抢劫事件时,采取及时、妥善的处理措施,消除隐患,指导、规范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职责
各个应急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1.应急行动组:具体实施突发时间的处置,控制事态,配合公安、消防及相关部门完成应急处置任务。
2.信息协调(联络)组:跟踪事态发展,及时掌握可靠信息和相关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寻求支持组织人员救援。按照指挥员的指令协调各小组开展工作,保持
通讯工具通畅,随时联络,及时准确地将各种指令、信息和
相关情况上传下达。
3.疏散应道组:首先紧急疏散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无阻,同时紧急疏散观众,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观众安置在安全地带,确保人身安全。对现场实行警戒,保证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等应急交通工具畅通无阻,维护好现场秩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防护救护组: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施救。
5.现场记录组:认真做好现场情况的记录和反馈,及时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和证据。突发事件处置后,对事件作出评估形成书面报告。
6.信息报送组:对现场情况及时进行信息报送,事后将情况上报。
7.后勤保障组:调集准备各种应急物资工具、设备,为完成疏散、抢救等任务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根据应急需要调配车辆,做好一切必须的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处理流程
1.盗窃、抢劫事件正在发生
(1)当接到盗窃、抢劫事件正在发生的报告后,安保人员(负责日常秩序维护工作)迅速组织秩序维护员对现场出入口进行封锁警戒,控制人员出入;同时安排中控值机员通过监控设备对现场进行监控,发现情况,立即报告,排除险情;
(2)安排秩序维护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对盗窃者、抢劫者进行抓捕;
(3)如抓获盗窃者、抢劫者并控制住后,上报并获得批准,立即报警,交由公安机关处置;
(4)现场管理人员联系被盗、被抢人员,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现场情况的确认;
(5)如盗窃者、抢劫者逃逸,对其遗留在现场的作案工具不要用手触摸,人事部立即安排人员查找、询问目击证人,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配合被盗、被抢人员报警;
(6)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采取应急救助措施,必要时,请求进行医疗救援;
(7)报警后或请求医疗救援后,秩序维护员在车辆出入口迎接警车、医疗急救车,待公安机关、医疗机构车辆到达后,引领公安人员、医疗救护人员到达事发地点;
(8)对现场进行拍照、记录,并撰写《突发事件报告》并上报审批,将《突发事件报告》备案至公司档案部。
2.盗窃、抢劫事件已经发生
(1)当接到盗窃、抢劫事件报告后,安保部(负责日常秩序维护工作)迅速组织秩序维护员对现场进行封锁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安排中控值机员通过监控设备观察,注意发现可疑情况,并及时上报;
(2)现场管理人员联系被盗、被抢人员确认现场情况,并配合其报警;
(3)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采取应急救助措施,必要时,请求进行医疗救援;
(4)报警后或请求医疗救援后,秩序维护员在车辆出入口迎接警车、医疗急救车,待公安机关、医疗机构车辆到达后,引领公安人员、医疗救护人员到达事发地点;
(5)对现场进行拍照、记录,并撰写《突发事件报告》并上报审批,将《突发事件报告》备案至公司档案部。
(四)应急物资准备
警戒带、急救箱、担架、对讲机等通讯工具、拍摄器材、绳索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