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8851.html

这几天,所长有朋友来南京旅游,玩了几天之后,除了逛遍南京老三样景点,总统府、夫子庙、中山陵之外,连德基、河西金鹰、紫峰大厦这些拉动南京GDP的地标都没落下。

旅行的最后一站,他主动提出要去能仁里转一转,这样一个和旅游完全不沾边的地方他都知道,这倒是让所长颇感意外。

问起来才知道他不为别的,只想看看王传君吃了44个包子的这里。

完成所有心愿后,飞机起飞之前,他握着我的手,跟我说了一句:“果然没错,能仁里跟电影里拍的一样土而且破。”然后转身离开,所长站在原地有话说不出来。

愣了半天,回过神来,突然有如醍醐灌顶。

对哦!这几年赵薇、徐峥他们来南京拍戏,拍的不是上个世纪的故事背景,就是往老街小巷里钻,为什么不能像拍北京、上海一样,灯火辉煌、光怪陆离。

所长从小就是一名“电视儿童”,看电视是仅次于吃饭的人生大事。

电视里的北京是大气磅礴的帝都、上海是魅力摩登的魔都,人们永远步履匆匆,打扮精致,开着名牌车、拎着昂贵的包,消失在车水马龙里。

而电视里的南京,是时尚绝缘体,一个土字形容足矣。

《北京爱情故事》里古城北京透漏出的现代感。虽然“大裤衩”的造型所长一直无力吐槽,但夜幕下的北京,笼罩起了尘世的烟火,冰冷高楼里彻夜不熄的灯火是一种时尚。

南京的夜晚,忙碌的只有街边的小吃店。白领加班去便利店吃泡面?不存在的,他们更爱小区楼下没有营业执照的违规炸串。

《小时代》虽然是部烂片,但他用PPT的拍摄手法,把上海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纸醉金迷展现的淋漓尽致。

南京的高楼倒是有,但不够集中,连不成片,更没有什么天际线,不摩登,很突兀。

港剧《再创世纪》里,一个航拍镜头,香港的高楼如同针尖一样,密密麻麻,直冲云霄。

南京是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的,老商业中心新街口高楼大厦中间夹着要拆不拆的老房子,不新不旧;新商业中心河西,高楼倒是有了,就是没什么人,冰冷没有灵魂。

跟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流光溢彩的重庆相比,南京显得格外黯淡。

嘉陵江畔的洪崖洞每天夜里都是熠熠生辉,而南京这边,长江边到了晚上,一大片一大片连着的刚盖好没多久的住宅楼里,开着灯的人家能用手指头数的过来,都算是有人气了。

所长本所混迹中国影视业18年来,我发现出现在银幕上的北京、上海、香港这些城市,通通都是高楼林立,一派灯火辉煌。

但是到了南京,基本上都被框定在几十年前的时间段里了,能看到的几乎都是:泛灰黄的画面里,低矮的老式住宅、上了年纪的粗壮梧桐、步履悠悠、穿着土气的南京人。

就连最能体现南京现代感的热播大剧《人民的名义》,也都是一身正气,和时尚无关。

对于这种土的气质,南京人好像不排斥,反而这种融入血液的“土”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并且引以为傲。

南京的大马路看似新潮繁华,可总有一种年代感,更别说藏在郭郭拉的小巷子了。归根究底,代表南京“土味”的元素有两样,一样是刷着白漆的梧桐树。

在南京,身边必有梧桐常伴,本身就自带时代感滤镜,它们只要集体出现,时光至少能回到20年前。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时代背景是年左右,剧组在导演赵薇的带领下辗转南京20余所大学,每所大学里除了老式的建筑之外,都种了大片的梧桐树。这样即使在不同的学校拍摄也不会违和。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江大河》,也在六合拍了很长一段时间,除了现搭的那条80年代的“商业街”之外,就数路两旁遮天蔽日的梧桐树最像40年前了。

有了梧桐树,再洋气也洋气不起来。

不信,你看《人民的名义》最后一个镜头,一般警车行驶在紫金山上的梧桐树荫下,有的只有正义凌然,谁还在乎南京时不时髦啊!

南京的老小区数量庞大,空中乱拉的电线、花花绿绿的沿街招牌、拥挤的小巷子。另一样“土味元素”就是小区里这些自带灰色滤镜的民房。

今年大火的《我不是药神》故事背景发生在年的上海,然而剧组的拍摄却几乎全是在南京完成的。

西方巷的王子神油店成了5人组的根据地,拍街景的时候,左右的招牌,身后20多年历史的老小区,和电影拍摄的时代浑然天成,不需要一点额外的修饰。

导演之中最爱南京的娄烨,他的电影几乎取景地都是在南京。

《推拿》虽然不太清楚故事的年代,但郭晓冬饰演的王大夫,只需要站在进香河路的巷子里,背后老式生锈的小区门禁,就自带上了千禧年的滤镜。

同样还是娄烨,《春风沉醉的夜晚》里,透过秦昊的办公室,可以看到窗外蜘蛛网一样乱拉的电线,那里是三条巷。

当然,以上这些电影,都是口碑上乘的国产佳作,所以大家自然不会觉得导演在抹黑南京的城市形象。

南京人反而对这种随性的土味乐在其中。

所长认识一位小老板,他每天宵夜的装备是:全套灰色加绒棉毛衫,外加豹纹珊瑚绒睡衣。

但是只要去公司,穿着就分外珠光宝气:腋下夹着lv手包、脚蹬TODS豆豆鞋、Gucci衬衫塞在裤子里、露出Chloe皮带扣,光鲜亮丽。

看到没有,南京人不能时尚,因为时尚起来,杀伤力更大。

娄烨在拍《春风沉醉》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拍南京洋气的一面,有一个镜头是男主一行人在年的莱迪闲逛,然并卵,电影里看起来仿佛年的义乌小商品市场。

《人民的名义》里,沙瑞金和李达康参加环湖自行车赛,光秃秃的树枝、枯黄的草,哪有一点我们新商业中心河西新城的样子。

难道就没有一部现代都市时装剧是在南京取景的吗?那倒不是,有《美人为馅》。不过除了地铁站,也看不到一点和南京沾边的元素,当然这部剧最后也扑街了。

正剧、时装剧、文艺片,尝试记录南京的时尚,全部失败,有导演把手伸向了科幻片。

不过有了全真人CG奇幻片《爵迹》在前,任何科幻片也很难有所超越了,比如那部曾经在所长公司楼下,因为拍摄而吓到保洁大叔的科幻大片《替代者》。

无论是台词还是群演的打扮,都跟闹着玩儿似的,违背南京的土味原则,强行把时代背景拉到未来,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年都无法上映。

话说回来,难道北京、上海、重庆就没有老破小了吗?连香港都有“鸽子笼”,只要你想找上个世纪电视的质感,在任何一座城市都能找得到。但这些城市给人的印象就是现代和时尚。

但影视剧里的南京,不是年代久远,就是土出天际,这正说明了南京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么“土”。倒也不是不好,毕竟城市多年延续下来的质感就是如此,也说明了拍年代剧我们南京超合适。

镜头的确爱拍南京的梧桐、斑驳的浦口火车站、破败的招牌和低矮的老小区,但南京人坚信:

“只有自由而赤裸,才能感受南京的灵魂,那些被物质捆绑的其实侉得不得了。”

南京土?只是你不懂。

内容来源:南京生活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